8月31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獲悉,上半年唐山市經濟金融指標平穩向好,經濟運行整體延續了穩定復蘇的良好形勢。投資增速大幅提升,工業生產持續好轉,營商環境顯著向好,消費市場和服務行業整體回暖,發展動力不斷增強;從金融指標看,唐山市主要金融指標穩中有升,資金運用提質增效,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融資成本不斷下降,對小微等薄弱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金融對全市經濟的輸血和提振始終保持著高質效、高支撐、高水平的強勁勢頭。
存貸款總量平穩增長,多項指標反映全市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截至6月末,全市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達到7564.4億元、7644.7億元,分別較年初增加481.9億元、300.2億元,年內增長率分別為6.8%和4.1%;存貸比101.1%,全省排名第一;發放再貸款5.03億元,辦理再貼現19.9億元,同比增加16億元;累計辦理17.9億元貸款延期申請激勵,下達激勵金1788.2萬元。
企業貸款整體保持較快增長,信貸精準滴灌中小薄弱環節。截至6月末,全市大、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共計3002億元,較年初增加191.4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分別較年初增加84.6億元、18.3億元、73.6億元、14.9億元,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同比增速均突破10%,分別達到12.3%和11.9%。
存款持續增長,存款增量居全省第七位。從類型看,儲蓄存款4902.3億元,比上月增加110.8億元,增長2.31%;比年初增加361.9億元,增長7.97%。對公存款2401.47億元,比上月減少1.2億元,降幅0.05%;比年初增長11.5億元,增幅0.48%。從地區看,市區、三河、大廠、永清、文安、大城存款較年初增加,分別增加297.2億元、62.7億元、34.0億元、30.0億元、13.2億元、7億元。固安、香河、霸州存款較年初下降,分別減少33.1億元、27.8億元、23.6億元。
政策工具得到有效落實,融資成本明顯回落。截至6月末,累計發放再貸款5.03億元,辦理再貼現19.87億元,同比增加16億元;嚴格落實中央《關于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實施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的通知》等金融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繼續采取延期還本付息、調整還款計劃、無還本續貸等手段減輕企業還款壓力,提高受惠企業占比,幫助企業融資紓困,堅決不允許隨意抽貸斷貸。累計為符合條件的法人機構辦理17.9億元貸款延期申請激勵,下達激勵金1788.2萬元,累計投放信用貸款支持零息再貸款390.4萬元。據對全市29家銀行的調查顯示,各機構均推出了針對小微企業的信貸產品,直接測算貸款額度,放款速度顯著提高。
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唐山市將進一步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強化舉措,把各項工作任務抓緊抓實。加強政銀企信息對接,組織多種形式的政銀企對接活動,促進銀企實時、精準對接,構建對接長效機制。加大對重點項目、優質企業的宣傳力度,使銀行多渠道了解地方經濟發展利好形勢。建立統一信息平臺,及時發布可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臨空經濟區建設相關信息,使金融機構能夠及時掌握,提供針對性金融支持。對于跨區域的集團客戶,建立工作會商機制,在國家政策、信貸制度、區域發展等方面加強溝通,提高金融服務效能。
引導銀行業地方法人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引導地方法人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結合區域產業發展政策,強化金融創新,加大對小微企業、涉農、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實體經濟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盈利能力。落實好利率管理政策要求。督導金融機構嚴格執行人民銀行利率管理政策要求,堅決扼制同業間惡性競爭,嚴厲打擊擾亂利率市場秩序的行為,為金融市場平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通過穩定銀行機構負債成本,促進社會融資成本持續下行,切實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持續優化系統金融生態環境。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嚴控資金流向,防止資金“脫實向虛”,嚴密監控涉房金融風險,督促銀行嚴格落實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監管要求,并強化資金貸后管理,加大對房抵貸資金變相流入樓市的監控和查辦。推動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推動地方政府建立“政府+銀行+保險+擔保”多方合作的風險分擔機制,更好發揮政府引導機制作用。通過批量擔保和個案擔保兩種形式,為薄弱的小微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綜合整合市場監管、稅務、社保等信息數據,向銀行提供基礎公示信用信息,降低信用風險,提高信貸效率和質量。(記者滕雪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