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館陶黃瓜與北京冬奧會食材供應企業達成供貨協議,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指定產品。
近年來,館陶縣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產業振興為目標,突出精品、綠色、優質、品牌、特色等產業發展要素,著力補齊短板弱項,優化延伸產業鏈條,做優做強特色產業,走科研技術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為導向的黃瓜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推進天泓智慧農業產業園建設,項目預計總投資8.1億元,以高標準黃瓜種植為基礎,創新三產融合體驗方式,將文化創意、休閑旅游、智慧農業等高度融合,運用智慧農業4.0技術實現優質農產品的高效生產,最終打造一個集現代農業種植、科普教育、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示范園運用“黨組織+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新模式,以壽山寺鄉黨委為主體成立壽山寺鄉集體經濟合作社聯社,領導以村集體為單元成立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聯社由鄉黨委書記擔任理事長,各村合作社理事長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集體經濟合作社聯社成立生產經營型公司和勞動服務公司。合作社聯社所屬生產經營型公司以集體資產資本與天泓公司合作,通過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和高效運行,獲取分紅收益,壯大集體經濟,增加入股社員收入;以勞動服務公司為主體,通過培訓職業農民參加園區生產,增加群眾的勞動性收入。
逐步完善精品黃瓜產業鏈條。以產業振興為切入點,在發展精品農業上做文章,統籌考慮高端示范、精品種植、循環經濟、產業鏈延伸等方面因素,通過完善精品黃瓜產業鏈條,推進黃瓜產業高質化、標準化發展。縣財政預計投入資金1300萬元建設高端生態農業。投資500萬元,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植物工廠1座,實現高端生態農業、休閑觀光旅游、科普示范展示為一體的創新發展模式;投資650萬元建設精品黃瓜種植溫室和黃瓜初深加工,提高黃瓜產品附加值。
全面強化黃瓜產業科技提升。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引進推廣節水型、節能型、輕簡化等黃瓜生產新技術,為黃瓜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支撐,促進產業技術創新。構建黃瓜產業技術創新戰略合作。以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圍繞優質品種選育、示范試驗推廣、新型棚室技術、循環農業經濟等新技術的研、學、用,與天津農業科學院黃瓜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學等科研院校在戰略層面建立持續穩定的合作關系,立足黃瓜產業技術創新需求,開展聯合攻關,制定技術標準,共享知識產權,大力促進技術成果轉化。加快黃瓜產業短板弱項提升優化。優化黃瓜品種結構,充分依托天津市農科院黃瓜研究所館陶試驗示范基地,以及專業的品種科研團隊,開展傳統品種更新和新品種篩選引進,保持館陶黃瓜品種特性持續穩定,增強品種品質,保持地理標志產品特色。推廣適宜館陶黃瓜發展的新型復合異質墻體日光溫室,充分利用相變技術、新型保溫材料等節能減排措施,重點發展節地型、節能型、鋼骨架、大空間、無立柱新型棚室,提升日光溫室的智能化水平。推廣簡易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可使肥料成本降低50%,同時保持了無土栽培的優點,有效克服連作障礙、有效防治地下病蟲害、節肥、節水、省力、高產。
同時,該縣加強品牌建設,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平臺,積極爭取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立“政府+行業協會+優勢企業”的區域公用品牌共創共享運營機制,打造國家級“館陶黃瓜”區域公用品牌,加大對“館青”牌、“魏徵”牌等企業品牌的培育力度;制定“館陶黃瓜”行業標準;加強“館陶黃瓜”“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品牌的宣傳和推介力度,提升“館陶黃瓜”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記者方尚俊 通訊員王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