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今天我們的檢修任務是對不凍泉站道岔做日常養護,曹正棟擔任室內防護,注意有車及時提醒。”1月19日,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電務段格爾木信號車間不凍泉信號工區工長張學龍安排完當日的工作,和工友在海拔4680米的不凍泉開始了今年春運期間的第一次檢修作業。
格爾木信號車間不凍泉信號工區位于昆侖山腳下,平均海拔4680米,擔負著不凍泉、清水橋、望昆、昆侖上4個高海拔無人站信號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任務。這里平均氣溫零下16.7攝氏度,紫外線強,空氣稀薄,自然環境惡劣。春運期間客流量增多,為了確保旅客列車平安抵達終點站,管內的設備質量就要安全可靠,對于電務信號工來說,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1月19日9時20分,經過近1個小時的路程,他們到達了作業地點不凍泉,按照事先分工大家忙碌起來。
“2號道岔的尖軌基本軌密貼情況重點檢查,容易出問題。”工長張學龍對工友陳嘉鑫認真交代。
問診天路多年,這些“患者”的小毛病,張學龍早已熟記于心。這也是張學龍經歷的第8年春運,每年的春運開始后,他都會帶領工友們認真仔細地完成電務設備的檢修任務。
“陳嘉鑫,把鋼直尺遞給我。”話音剛落,張學龍便俯身開始檢查轉轍機的滑床板狀態與尖軌密貼情況。
“尖軌與基本軌的密貼尤為重要,無論順向還是對向來車,密貼不好容易引發事故。”張學龍一邊查看情況,一邊對剛剛來到工區的新工劉希望說道。此時不凍泉地區天氣更加寒冷,刺骨的寒風吹打在他們的臉上,不一會兒眉毛和睫毛上便結上了一層冰霜,給檢修工作增加了難度。
“大家再堅持一下,今天比較冷,這是今年春運的第一次檢修作業,我們一定不能馬虎……”張學龍向身邊的工友叮囑,但他的聲音很快就被呼嘯的狂風淹沒。
“檢修作業完畢,請求試驗!”
“室內試驗良好。”
11時20分,近120分鐘的檢修作業結束,他們雙手凍得不聽使喚,大家顫抖著雙手勉強收拾工具。
“在高海拔地區工作,我們不怕缺氧和紫外線,就怕將寒氣吸進肺部,嚴重的話會咯血,作業時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今年的春運為期40天,這個期間大家要辛苦一點……”回去的路上,張學龍還在一遍遍叮囑大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