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包拓業通訊員 馬超 馬莉娜報道) 從西寧出發,沿著唐蕃古道一路向南,翻越海拔4815米的哈秀山埡口,跨過通天河大橋,經過856公里的長途跋涉,迎著夜色,終于到達了曲麻萊縣約改鎮。
曲麻萊縣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樹藏族自治州北部,平均海拔4550米,三江源區,是世界自然遺產地,素有“江河源頭第一縣”的美稱,也是萬里黃河之源。在這里駐扎著青海省海拔最高的消防救援大隊——曲麻萊縣消防救援大隊,在只有“冬”和“嚴冬”兩季的高原,一代又一代的消防人,用青春詮釋著“最偏、最冷、最堅定”的誓言。
人們都說:“曲麻萊、曲麻萊,進去出不來”。這里的氣候環境極其嚴酷,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40%,年平均氣溫只有零下3度,最冷的時候達到零下30多度。
夜里,鍋爐又壞了。因為氣候的原因,在平原穩定運行的鍋爐,到了高原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臨近春節,維修鍋爐的工人和鎮上的大部分人一樣,都已回家過年,只能靠手機視頻遠程解決問題。
說起來,暖氣、營房,甚至是自來水,這些大家習以為常的東西,對于曲麻萊的消防員來說,也不過是這兩年才有的新鮮事物。
格爾加是一名00后消防員,是土生土長的曲麻萊人,畢業于昆明藝術職業學院的他,毅然放棄了省歌舞團的工作機會,選擇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專職消防員。訓練、執勤、站崗,消防隊的生活是緊湊和緊張的,時間一長,也總覺得有些乏味,但他總覺得在這個物質條件飛速發展的時代里,00后也應該有自己的堅守。
臨近春節,雖然縣上大部分的商戶已經歇業,但劉藝博依舊奔波在防火檢查和消防宣傳一線。曲麻萊縣黃河敬老院一直是大隊火災防控的重點。一年365天,每天有檢查、每天去宣傳,克服文化的差異,克服語言的不通,讓群眾從不解到理解,讓消防安全成為一種常識,劉藝博一天都沒有懈怠。
......多年來曲麻萊縣消防救援大隊,先后成功處置一系列高原極寒火災撲救和搶險救援任務,用“最高、最遠、最忠誠”的精神,詮釋著“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錚錚誓言。
而這個春節,他們一樣在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