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月27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西寧、海東兩市根據省民政廳深化改革康復輔助器具進基層實施方案及《青海省民政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發展計劃,將率先建設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的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體系。
在省民政廳牽頭組織下,近日西寧市民政局及城西區、城北區民政局,海東市及樂都區、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召開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試點項目工作部署會。2022年,兩市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試點將在省級2個試點(西寧市城中區農建社區、城北區美麗水街社區)的經驗基礎上,在兩市同步選點篩選有意向、具有相應優勢的街道、鎮或村(社區)設立區域性中心服務點,推動康復輔助器具租賃試點由點向面發展,建成覆蓋周邊至少60個城鄉社區的服務網絡,就近就便滿足老年人、殘疾人和傷病人對康復輔助器具的短期和應急需求。目前已有16種符合租賃特性的康復輔助器具產品用于先期試點,將通過運用線上線下服務模式向社會提供共享輔助器具,建設幸福輔助器具租賃小屋,通過自助掃碼支付方式,提供24小時無人便捷輔助器具租賃服務。同時,通過打造社區租賃服務站點,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及家庭康復理療類租賃服務,輔助進行身體功能康復。還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開展個性化定制租賃,指派專業技術人員入戶評估,出具個性化定制輔助器具適配方案,提供相應服務。
截至目前,西寧市城西區西關大街街道辦事處、北商業巷社區、蘇家河灣村委會,城北區祁連路西社區、生物園社區;海東市樂都區濱河路社區、新樂東大街社區,民和縣健康養老綜合服務中心、民鎂社區等9個街道、社區(村委會)完成試點申報,由省民政廳組建的專項工作組對申報點已開展實地調研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