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4日,青海本土說唱組合ANU的原創歌曲《FLY》在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暖場環節響起,讓世界聽見青海聲音。2月7日,西海全媒體記者連線說唱組合ANU的成員巴雅和宮巴,聽他們講述追夢故事。 年少玩伴變成音樂伙伴 “‘ANU’藏語譯為少年,是我們在公交車上突然靈感迸發,想到的組合名。從年少時期的玩伴,到追夢路上的音樂伙伴,我們希望可以一直以少年的心態,在音樂路上努力前行。”巴雅和宮巴說。 巴雅和宮巴出生于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這片土地上深厚的文化,激發了他們對于民族音樂的熱愛。 小時候,巴雅和宮巴就學習了扎念琴、曼陀鈴、囊謙本土牛角葫琴等樂器。進入高中,兩人開始嘗試一起寫歌創作,歌曲《離鄉》是宮巴高中時期創作的。 2012年,大學畢業的巴雅和宮巴與許多年輕人一樣,對未來充滿迷茫,但他們對音樂的熱愛從未改變。為了學習更多音樂知識,他們從家鄉來到北京,開啟了不一樣的人生旅程。 民族與流行的跨界融合 2017年5月20日,ANU組合的原創說唱單曲《FLY》上線。《FLY》的創作以民族音樂為根源,伴隨著清脆的藏語男聲,這首將流行音樂、藏族音樂和說唱完美融合的歌曲迅速走紅,網友評論:“巴雅和宮巴的歌聲,仿佛讓人置身于高原之上。” “我們希望用《FLY》這首歌傳達追尋青春夢想的正能量,它也代表著我們的追夢歷程。”巴雅告訴記者,從小生活在玉樹,原生態的音樂旋律讓他感受到一種獨特的情感。在音樂創作中,他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民族音樂推向更大的舞臺。 《FLY》創作初期,巴雅和宮巴先后到青海、四川、西藏等地采風尋找靈感,并且學習民族文化、民族樂器和音樂元素。他們在歌曲中將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元素相融合,用另一種形式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歌曲《FLY》的MV中,作為導演的巴雅和宮巴通過鏡頭向網友推介了西寧、青海湖、茶卡鹽湖等地的美景。 用更多作品感恩家鄉滋養 從高原走向全國舞臺,從藏語說唱到藏戲表演,巴雅和宮巴始終用自己的堅持和才華,帶給觀眾一次又一次驚喜。這種跨界方式也得到了國內外音樂人的肯定,《FLY》不僅被不同國家的歌手翻唱,還有很多外國網友用這首歌作背景樂創作。 “閃耀的舞臺背后不知流過多少汗與淚,但全都很值得!”宮巴說,他們能走上更大的舞臺,離不開家鄉土地的滋養,而他們也把自己濃厚的故鄉情結融在歌曲里。在演出中,他們嘗試過說唱、藍調、電子等多種音樂元素,但從未脫離民族音樂的原始風格。 在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暖場環節,ANU的原創歌曲《FLY》響徹鳥巢。這份特別的新年禮物,也讓巴雅和宮巴倍感驚喜,在歌曲播放的時候,他們更是收到了很多家鄉朋友和各地網友的鼓勵和祝福。 創作更多與家鄉人文有關的作品,是巴雅和宮巴的新年愿望。他們希望接下來不僅能創作出屬于自己、屬于家鄉的音樂作品,也能通過優秀的作品向世界推介青海,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