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記者走進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集市上擺攤賣貨的小販相比往常多了兩倍左右,攤位從街頭一直延伸到街尾,采購年貨的人也摩肩擦踵,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集市里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新年紅”了,攤位上的大紅燈籠、中國結、春聯營造出喜慶的氛圍,讓每一個人都心情愉悅,也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期待;生鮮水產、水果蔬菜、服裝鞋帽、生活小百貨……琳瑯滿目的年貨吸引著前來趕集的鄉親們,喜笑顏開的爭相采購中;叫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形成獨特的“鄉村交響曲”。集市對于很多人來說,它不僅充滿了人間煙火氣,還有一種過年的儀式感。
隨后,記者來到海東市平安區索家村的劉桂香家,濃濃的年味溢滿每一個角落。剪窗花、炸饃饃、宰年豬的,到處是一番熱熱鬧鬧迎新春的場景。走進廚房,有的洗鍋舀油,有的揉面,忙得團團轉,繚繞的油煙混合著油饃饃的香味兒和大家的笑聲一起飄出了廚房窗外。
年味是什么?“年味”并不僅是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通過各種傳統的方式與形式表達人們對生活的愿望、情感、理想與追求。團圓,是年復一年的期盼,兒時的記憶,春節穿新衣、貼春聯、一家人忙活一頓團年飯,簡單而幸福,體驗了童年的回憶,吃出了濃濃的鄉情,凝聚了鄰里和諧、親情友誼,也成了每個人心里放不下、忘不了的“年味”。
穿唐裝,提燈籠,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