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崔永燾 報道)2月10日,記者從全省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了解到:2021年,我省高位推動質量強省戰略實施,以質量提升行動為抓手,推動構建普惠型質量服務體系。
質量基礎不斷夯實
首次對全省公共服務質量進行綜合評估,推動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平臺建設,開展政務服務質量提升“會商會診”活動,發布青海省質量狀況分析報告,出臺《缺陷消費品召回專家庫管理暫行辦法》,組織省內優勢特色企業參加第四屆中國質量獎評選,我省1個班組首獲提名獎。
知識產權有效保護
我省將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納入市州高質量發展考核指標體系。黃河生態經濟帶九省區、西北五省區及新疆建設兵團分別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區域保護能力不斷加強。與省司法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機制。2021年,全省專利授權量累計達2.58萬件,高價值發明專利585件,同比增長15.8%;累計專利權質押融資交易4筆,涉及專利55項,質押金額4.02億元,向省技術交易市場推薦專利194項。
商標品牌創新發展
我省組織省內43家市場主體參加中國海南冬交會,達成意向簽約金額7420萬元。簽署《西部地理標志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西部12省區聯促聯動合作機制。全省累計注冊商標5.81萬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5件,其中“藏毯”(青海產區)、玉樹蟲草2件地理標志納入全國首批地理標志運用促進重點聯系指導名錄。
技術支撐全面加強
全省修訂《青海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圍繞國家公園示范省建設、社會福利事業等發布了一批地方標準。2家建材企業獲綠色產品認證證書,實現我省在該領域零的突破;全省新增檢驗檢測機構29家,增幅達9.8%。特別是爆破振動頻率、軟件質量、DNA、毒品、毒物等檢驗檢測項目填補了我省相關領域空白,質量認證能力進一步增強。制定我省首部計量地方技術規程,聚焦清潔能源和生態環保及疫情防控醫療衛生等領域,健全完善計量標準,檢定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2022年,我省將繼續落細質量強省戰略,不斷升級提質增效。
深入推進質量提升行動
不斷健全完善質量政策,圍繞服務“四地”建設,做好青海省第五屆質量獎評審工作,推廣應用先進管理模式。優化質量工作考核機制,更好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開展“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創建等工作,強化公共服務質量監測,深化質量提升“會商會診”活動,構建質量保障多元新模式。
持續加強計量基礎建設
全省加強重點領域計量監管,推進計量誠信體系建設。新建計量標準50項,支持鹽湖企業內部建標,保障計量器具的溯源檢定和校準。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標準體系建設,提升計量技術支撐能力。
青海標準發揮引領作用
全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完善“智慧+標準信息”建設,制定“四地”建設地方標準30項、培育標準化試點4個,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作用。加大標準化技術服務力度,積極培育高于嚴于國家和行業標準、體現青海特色的領跑企業。
全面規范認證檢測活動
我省將加大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事中事后監管力度,深入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對獲得強制性認證證書的企業全覆蓋監督檢查,嚴肅查處虛假申報、虛假檢測、虛假認證、偽造數據、網絡售賣虛假檢測報告等違法行為,以行業健康發展促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