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8日,春節假期結束后的第二天,西寧市城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防科副科長李巧杰早早來到辦公室,并未像往常一樣更換工作服,而是開始收拾核酸檢測采樣所需的各類工具。
“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一次性采樣拭子、電腦……今天是星期二,是去西寧市汽車客運中心提供核酸采樣上門服務的日子。東西都準備好了,我們趕緊過去吧!”李巧杰反復確認物品配備整齊后,就叫上自己的同事風風火火地出發啦。
9時40分,李巧杰一行人來到西寧市客運中心黨群活動室,客運中心副站長馮炳玉已經在這里等候著她們。沒有任何寒暄,李巧杰與同事馬玉娟干凈利落地打開電腦進入數據錄入系統,將核酸檢測采樣工具規整地擺放在桌面上,然后在互相幫助下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馮炳玉說:“這樣的核酸檢測上門服務開始于2021年年初。西寧市客運中心客流量較大,工作人員頻繁接觸過往旅客,存在著較高風險,按照相關規定需定時進行核酸檢測。但141名職工自行前往核酸檢測點進行檢測不僅時間分散、不易統計,而且也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為此,我們與城東區疾控中心聯系,希望提供相應服務。”
得知西寧市客運中心面臨的情況,城東區疾控中心二話不說同意每周定期為客運中心的職工提供免費上門核酸檢測服務,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每周一次,形勢較為嚴峻時增加至每周兩次。馮炳玉說:“自那以后,無論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有多忙,從未間斷過上門服務,而且李巧杰副科長總是盡量堅持親自帶隊。”一開始李巧杰每周與馮炳玉提前聯系,確定服務時間。但隨著服務次數的增加,上門檢測的時間固定在了每個星期二,如遇特殊情況需要每周檢測兩次,則會在星期五前來。不需要電話,不需要通知,用馮炳玉的話來說:“這就是兩個單位的默契。”
“張超!在嗎?”李巧杰一邊看著電腦一邊喊出客運中心工作人員的名字。話音剛落,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快步走到馬麗娟跟前,熟練地坐下、張開嘴巴配合工作人員進行核酸采樣工作。
采樣完成,張超禮貌地向兩位醫護人員道謝后轉身離開:“城東區疾控中心的醫護人員們每周來為我們做核酸檢測的采樣工作,已經在客運中心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除因休假不在崗的人員外,我們都會準時來到這里進行核酸采樣。因為我們崗位特殊,這樣的上門服務讓我們既踏實,又暖心。”
中午12時,李巧杰二人完成了130余人的核酸采樣工作,開始收拾工具,脫去防護服,準備離開。李巧杰長舒一口氣說:“城東區作為西寧市的東大門,區疾控中心不僅負責轄區內隔離群眾的核酸檢測和流調工作,而且要承擔‘兩站一場’分流處的需要,進一步研判旅客的檢測和流調工作。面對巨大的工作量,我們的醫護人員只有20人,但是無論多忙多累,我們都會堅持為特殊人群提供免費核酸檢測上門采樣服務。”
37歲的李巧杰擁有13年黨齡,在來到城東區疾控中心前曾在衛生職業技術學校執教。她說,相比教師的工作,現在的工作更有挑戰性,任務量更大,但也更有職業成就感和自豪感。“忙碌,也是這個職業給予我的榮譽!”
有多忙?僅核酸檢測采樣工作,每日最多采樣量達到300人次,日常也會保持在170到200人次的工作量。此外,東區疾控還承擔核酸檢測、流調等疫情防控工作,以及慢性病防治、健康知識宣講等日常工作。
春節假日期間,李巧杰與另外7名同事分為4組,作為應急人員隨時待命。她說:“在這里工作8年,春節期間疾控中心一直保持24小時有人員在崗,并有應急工作人員隨時待命。春節期間,轄區內有10余戶居民正在進行居家隔離,我們的工作人員同樣堅持上門核酸采樣工作,疫情防控不能因新春佳節而中斷。”
李巧杰笑著說:“作為黨員,我們就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盡量幫助同事多分擔一些任務和壓力,為群眾多解決一些急難愁盼的事兒,這是我們踐行初心使命的最質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