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三年前,在還未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時,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均采用統一收運、統一填埋方式進行處理,除了傳統的廢品收購,資源化利用幾乎為零。2018年,西寧市作為全國4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正式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居民累計30.4萬戶,可回收物綜合利用率提升至37%。
25個街道、113個社區、1900個小區、15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115所學校和3家市級醫院作為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率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西寧市城市管理局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因地制宜、全民參與、共治共享”原則,累計設置投放點8680個、智能回收箱350組;發放家庭分類桶10萬組、干濕垃圾袋1530萬個;配置分類運輸車36輛、分類果皮箱1.8萬個。三年中,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市民積極響應。
去年,《西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二審并上報省人大常委會。以立法為先導,“強制干濕分離”為重點,有了法律手段的加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將向著更加規范、法律強制邁進。記者看到,在全市新增1100個分類試點小區,“小黃狗”等分類設施相繼投放使用,獲獎勵積分、頒發禮品、上門宣傳等多種引導方式讓居民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的信心倍增,逐步養成“有廢舊報紙就存下來一起投放,有廢舊衣物也更愿意投放進紡織物回收箱”的習慣。
據西寧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公室統計,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居民小區覆蓋率由過去的35%提高至現在的90%,生活垃圾“強制干濕分離”試點示范點達6605戶,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高于95%,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達到70%以上,取得預期效果。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擴面提質有序推進。
下一步,在總結生活垃圾“強制干濕分離”試點工作的同時,市城管局研究制定“以街道社區為單元,整體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干濕分離片區建設”思路,并在四區各選出1個社區開展示范片區建設。目前已完成片區基礎情況摸排,以及分類設施、督導人員、資金需求等測算工作,計劃今年啟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