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10日,記者走進西寧市湟中區漢東回族鄉下麻爾村,潔白的雪花悄然落滿山間、道路和屋頂,這里被瑞雪浸染得格外純凈。
走進村民馬清家的羊圈,一進門便看到馬清和侄子正忙著添草加料,幾十只羊兒在羊圈里走來走去,擁擠打堆,很是可愛。
“去年養了1000多只羊和幾十頭牛,一年下來還完貸款還能賺十幾萬元,這可比以前的日子好太多了!”馬清一邊喂羊一邊欣喜地說。
57歲的馬清是下麻爾村眾多養殖戶里的縮影之一,已經擁有五六年養殖經驗的他對這一路以來的艱辛頗為感慨,他告訴記者,以前為了養家糊口一直在跑運輸,那時候一年最多也只能賺兩三萬元,還顧不上家,對生活也時常充滿了迷茫。
直到看到村里有人靠養殖發家致富,他就用自己跑運輸得來的錢建了羊圈牛舍,先買了十幾只羊羔和幾只牛犢,開始了他的養殖路,由運輸司機變成養殖戶。
“買牛羊的成本高,養殖的周期長,這個過程中資金周轉是最難的,那時候手里也沒多少錢,只能去銀行貸款,但是牛還沒出欄,還款日期就要到了,本息加起來也不少,那時候每天都很發愁。”談起以往的日子,馬清的眉頭微微一皺。
下麻爾村居住著170多戶,800多名村民,村民多半都靠養殖牛羊生存,養殖規模大,馬清遇到的問題也是多數村民面臨的難題。直到去年,一項特殊的金融產品幫扶解決了這個問題,正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的“村村貸”。
2019年,為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得性,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正式推出“村村貸”產品,是以整村授信的模式,向信用狀況優質的農戶提供的,用于滿足其農業生產資金需求的純信用貸款。
“‘村村貸’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方便,以前村民自己申請貸款周期長,還款壓力也大,現在一周就能辦理好貸款,隨借隨還,可以先還利息再還本金,我們一戶最高額度是15萬元,并且我們提供全程上門服務,讓村民少跑路,提供了便利,也減輕了壓力。”郵儲銀行湟中支行行長張燕說。
自“村村貸”上線以來,西寧市城西支行轄內縣域支行大通支行、湟中區支行、多巴支行、湟源支行共建立信用村29個。堅持將普惠金融重點放在鄉村,擴大惠農金融服務點村級覆蓋范圍,提升服務品質,提高“雙基聯動”金融服務覆蓋率,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渠道創新和模式創新,是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的初心和重心。截至2021年,西寧市城西支行累計發放信用村貸款1020筆,共計3684萬元。
“我們和郵儲銀行協調了信用貸款,村上有三十多戶養殖戶都申請了‘村村貸’,將近貸款300萬元,以前一家一戶單打獨斗,信息不靈通,也不懂這些政策,資金流動跟不上趟兒,現在好了,大家團結在一起享受好的金融政策,家家戶戶都能擴大養殖規模,干勁更足了,鄉村振興的路也能越走越好了。”下麻爾村黨支部書記馬克城臉上笑開了花兒。
提起新年的愿景,馬清看著羊圈牛舍里的牛羊,眸子里閃爍出希望的光芒,他說:“今年和侄子商量了一下,準備擴大養殖規模,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據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三農金融事業部高級主管陳炳雄介紹:“目前我們在青海15個重點幫扶縣已全部設立金融服務機構,各項貸款增速達43%,高于青海省各項貸款平均增速(10.71%)32個百分點。此外,還圍繞‘村村貸’業務,開展整村授信,2021年郵儲銀行青海省分行評定信用村304個,評定信用戶3433戶,向信用戶發放‘村村貸’3139筆,金額3.41億元。”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下麻爾村將會越來越美,村民越來越富,新的一年也越來越“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