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樂享冰雪運動。攝影:陳俊 牟泉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借助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帶來的契機,海東市適時推出“冰雪美河湟·激情迎冬奧”2021年-2022年海東市冰雪文化節,充分挖掘“冰雪文化”、持續擦亮“冰雪招牌”、大力發展“冰雪經濟”,“冰雪+”為相關產業不斷注入新活力,實現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讓“冷冰雪”成為助力冬季旅游的“熱經濟”。
作為海東市冰雪旅游“引爆點”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喇家遺址青海首個夜公園,由4A級研發團隊耗時一個多月斥資打造的夢幻星河、北極之光、螢火蟲秘境等,為游客立體呈現一次關于宇宙外太空的光影之旅,游玩時驚嘆“美出銀河系刷爆全抖音”。
互助土族自治縣卓扎灘原生態景區冰雪燈光藝術節上花燈亮起來,游客充分“釋放田野情、暢游卓扎灘”,體驗雪地摩托、雪地坦克、神龍擺尾、滑雪等30余項娛樂項目,持續開放的民間宮燈展點亮了夜幕下的卓扎灘,炫彩的燈影秀、精彩的冰雕長廊讓游客在喜慶的年味兒中品味傳統文化和現代冰雪運動帶來的雙重魅力。
化寒冷為資源、賦冰雪以藝術。各景區紛紛推出系列冰雪活動,優惠讓利,推陳出新,不斷為冬季旅游加碼助力,為游客奉上一場場冰雪盛宴,游客賞宮燈、看冰瀑、耍冰雪,在冰雪旅游體育活動中提升了幸福感,冰雪旅游不斷升溫。“冰雪旅游+體育”“冰雪旅游+文化”等模式正悄然破土發芽。
在冬奧會帶動下,冰雪旅游已經進入重創意、重內容、重體驗的新階段。
彩虹部落土族園景區七彩冰雪節,游客在盡情體驗雪上飛碟、雪地摩托車、雪地坦克、雪上輪子秋、滑雪等冰雪運動,品味動感與時尚的冬日狂歡盛典,景區主街道仿真燈花為游客營造了濃厚的春節氛圍。
磨爾溝高原生態觀光景區精心打造的第一屆冰雪燈光美食節讓游客體驗著冰雪項目與味蕾的美妙碰撞,一系列集觀賞性、體驗性、趣味性、互動性于一體的雪上娛樂活動,讓游客徜徉在冰雪的世界。
在卓扎灘原生態景區,充分結合土族特點營造土族民俗特色濃郁的氛圍,將土族特有的冰上輪子秋等傳統與民俗文化完美結合,打包形成獨有的旅游產品和品牌,推出文化內涵豐富、游客參與性強的冬季冰雪旅游項目,讓游客樂享冰雪運動帶來的樂趣和刺激,解鎖時尚新潮冰雪運動新玩法,品味非遺技藝和河湟文化的傳統魅力。
隨著大眾“玩冰雪”需求日益增長,令人驚喜的消費成績單新鮮出爐:春節七天假期,僅互助土族故土園景區、卓扎灘原生態景區、磨爾溝高原生態觀光景區就累計接待游客4.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39.67萬元。
通過“冰雪旅游+”,海東市把更多的IP內容打包進去,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冰雪旅游產品和消費場景。
在樂都瞿曇國際滑雪場,擁有龐大的人工造雪系統覆蓋每一條雪道,再輔以得天獨厚的天然降雪,使其成為海東市雪期最長、雪質最佳、規模較大的滑雪場,游客在海拔兩千多米的瞿曇之巔,盡情享受單板、雙板、雪圈、雪地摩托、雪地射箭等雪上運動項目,在“云端”感受“不一樣的冬天”,玩雪之余還可以到近在咫尺的瞿曇寺品評壁畫等佛教文化。僅春節假日接待游客3765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2萬元。
海東市文體旅游廣電局局長王寶業介紹,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推動了海東市文旅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眾旅游時代的到來,更是為海東市把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提供了新契機。隨著海東市冰雪旅游走熱,正快速帶動著周邊產業鏈快速發展。目前,海東市冰雪旅游全面發展決不拘泥于一區一地,而是統籌兼顧謀求區域內所有雪上運動和冰雪旅游聯盟化發展,形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聯動效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