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縣民俗社火表演,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傳統年味。
西寧市山陜會館內精彩的扭秧歌表演。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以來,我省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各地群眾共享文化盛宴。2月15日,在西寧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海晏縣等地,社火展演、舞龍舞獅、皮影表演等精彩表演不僅“舞”出濃濃節日氛圍,也展現了青海民俗文化。 熱鬧精彩的社火表演是代代青海人的春節記憶。對于很多青海人來說,看完了社火,春節才算過完。15日10時,互助縣舞獅大會在彩虹部落廣場拉開序幕。舞龍舞獅社火表演、高臺展演、土族安昭等精彩的演出輪番上陣。 表演現場,滾繡球、懸崖吊樁等一個個舞獅精彩絕活贏得觀眾喝彩。舞獅隊伍前憨態可掬的小獅子上下翻跳,舞龍隊員們高舉祥龍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沖,一旁的觀眾用手機記錄著熱鬧有趣的精彩瞬間。 市民周英和家人一大早就從西寧出發,專程到互助縣看社火表演。表演中,周英還拍了不少視頻發給遠在廣州的親友。周英說,在她和家人看來,賞花燈、看社火是元宵節必備項目,通過視頻她希望能與家人朋友一起體驗青海的民俗。 13時,西寧市山陜會館開始鑼鼓表演、扭秧歌表演、猜謎語贏獎品,點燃了節日的熱鬧氣氛。表演過后,王女士一家三口拿著領取的謎語紙條,等待謎底揭曉。王女士告訴記者,他們不僅在山陜會館內看了湟源皮繡、湟中堆繡等民間藝術的展示,熱鬧的演出也讓他們感受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農牧民組成的秧歌社火表演隊舞出了百姓紅紅火火的好日子。老秧歌、旱船、大頭羅漢、威風鼓、民族舞蹈獨具地方特色,裝扮一新的彩車巡街展現出各族兒女的精神風貌。 精彩的社火舞出百姓幸福生活,在西寧市城西區力盟商業步行街舉辦的“傳承經典·弘揚國學”主題展演活動,讓青少年感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展演活動以集體朗誦、對誦、配樂朗誦等為主,并輔以吟唱、書法、舞蹈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抒發了對祖國悠久文化的贊美和熱愛,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賞。在現場,圍繞國學經典篇章,青少年書法愛好者們揮毫潑墨,以筆寫意,以字抒情,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