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河湟風格的建筑、挺拔的樹木、開闊的場地……途經西寧市七一西路,道路北側曾經的污水處理廠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公園。 您一定很好奇,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公園,何時開園?它叫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已基本建成。不要著急,春暖花開之時,它將款款走來。 污水處理廠和棚戶區變身城市綠地公園 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位于城西區七一路與秀水路交會處,原西寧市第二污水處理廠位置。南至七一路,北至秀水路,東至湟岸巷,西至魯青水上公園區域,規劃設計面積9.21公頃。 2019年底,根據西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西寧市湟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啟動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項目。2020年3月,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開工建設。經過兩年的建設,公園基本建成,將在今年春天花草樹木披上新裝之時開展后續收尾工作,以最佳狀態與市民見面。 到那時,您會發現曾經的湟岸巷棚戶區不見了,服務十多年的西寧市第二污水處理廠搬遷了,這里變成了一個新舊融合、文化傳承、快慢呼應、空間共享的開放空間,通過三帶六區打造集綠色生態、景觀體驗、河湟文化為一體的城市生活環境實踐區。 公園處處體現綠色發展等元素 何為三帶六區?請聽我慢慢道來。 公園建設時充分考慮場地西高東低、與七一路相接處高差較大的特點,在銜接場地周邊道路及河流標高的基礎上,融海綿城市、綠色建筑、景觀綠化設計為一體,誕生三帶。即內河凈化濕地帶,以建立濕地生態凈化系統內河為核心的科普教育、生態體驗帶;公園活力游覽帶,公園內部連接青少年極限運動、兒童游樂場所、文化宣傳展示、噴泉文藝表演等活力節點的景觀步行游覽帶;文化長廊體驗帶,公園東側設計文化配套服務建筑以承載文化體驗、市民活動、集散的文化長廊體驗帶。 通過喬木灌木地被等植物搭配,按照綠化、美化、彩化的景觀要求,突出春花夏繁、秋實冬雪的景觀特點,呈現秀水街、丁香花園、童謠臺地、湟水濕地、丹霞赤壁、海藏草坪景觀六區,處處體現城市修補、生態修復、海綿城市、綠色發展等元素。 公園設有4個出入口,分別位于七一路、秀水路與湟岸巷口、魯青水上公園和秀水路。從秀水路與湟岸巷口入口處進入公園,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河湟風格的建筑。整個建筑以土黃、米黃的自然色為主色調,屋頂以坡屋頂為主,基座以厚重的塔形臺基襯托。這就是六區中的秀水街區域,以河湟文化為主題的公園配套文化體驗區。秀水街地下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停車場,設有101個車位,方便市民停車。 秀水街前是兩條東西水系,將引流人民公園人工湖的退水,水中站立著一只只黑頸鶴雕塑,形成水系景觀,實現湖水二次利用。 秀水街的西南方是一片寬闊的草坪——海藏草坪,以森林喬木、開敞自由的草坪形成城市森林活動休閑區,幾只駱駝雕塑在草坪上“休憩”,樹木錯落有致,一些低矮的植物穿上了綠色的“保暖衣”。 海藏草坪的正北方是丁香花園,是以西寧市花丁香為主題的花卉觀賞休閑區。 往西走,就來到了童謠臺地區域。光聽名字就能理解這里是以兒童游樂及文化舞臺為主要功能的兒童活動、舞臺表演區。這個區域留有西寧市第二污水處理廠的歷史印記,設計人員就地取材,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回旋池設計噴泉水井和鏡面水井,噴泉可隨著音樂呈現不同的顏色和造型。 從童謠臺地往南走,靠近七一路的區域為丹霞赤壁,是以丹霞地貌為創作原型的大地景觀極限運動區,設有4米高的彩色攀巖墻,還將配套輪滑場地,讓年輕的公園更具活力與人氣。 往寧貴高速高架橋下走,就到了公園的最后一個區域——湟水濕地,以內河凈化濕地為核心的生態內河科普教育體驗區,幾座普氏原羚雕塑特別亮眼。 三座公園相連形成一條公園帶 走在公園里,眼里看到的不僅僅是風景,還有貼心的設計。比如走到哪都有長椅,隨時可以停下歇歇腳、聊聊天;比如修建了兩座公廁,且位于主道旁,游客不用為四處尋找公廁發愁;又比如從七一路可以進入丹霞赤壁區域,通往魯青水上公園,不用穿過七一西路下穿通道,出行更加安全…… 近日,西寧市湟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現場相關人員接受采訪時表示,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開放后將與人民公園、魯青水上公園串聯起來,形成一條公園帶,構建風景優美、充滿煙火氣的城市客廳。春暖花開,讓我們相約西寧市秀水路城市綠地公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