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進行春耕。本報記者 王臻 攝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正月十五還沒過,我們家的3畝水澆地已經全部耕種完了。”對于家住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河沿村的馬白財來說,為了防止耕作層全部解凍、地面過于潮濕帶來的耕作困難,每年土地剛消凍就要抓緊播種。
雨水節氣前后,草木萌動,春耕備耕正當時。我省根據地勢特點,春耕由東向西逐步鋪開。據了解,今年我省圍繞“保耕地、穩糧食、重油菜、強青稞、抓蔬菜”的總體思路,將糧食生產作為首要任務,調整優化種植業生產結構、區域布局和產品結構。截至目前,全省各類春耕物資調儲充足,種植結構基本穩定,備耕生產有序推進
備好種苗趁春風
“老板,今年的小麥品種還是‘阿勃’嗎?為什么我種出來的太高了容易倒?”“一畝地種多少?要是種得太密了就會這樣,一般一畝地20公斤就剛好。”
2月16日,在青海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種子倉庫里,總經理屈忠慧正在為前來購買種子的村民提供種植建議。
近幾年來,青海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承擔著平安區農作物種子工程項目的實施。為保證每年春播,公司相繼在平安區沙溝回族鄉石溝巖村、三合鎮祁新莊村、小峽鎮王家莊村等地建立繁種基地,“相關種子已全部收儲到位,在響應‘非糧化’政策的情況下,今年的種子貯備較去年出現了增長。截至目前,公司平安區倉庫收儲41萬公斤小麥種子。為保證平安區春播供應,公司平安倉庫供應完畢后,將及時從樂都倉庫調運30萬公斤小麥保證春播,同時公司與青海互豐農業長期合作,在出現種子供應短缺時,將從互助該公司倉庫緊急調運種子保證平安區今年春播順利進行。”屈忠慧介紹。
既要保證量,還要穩定質。青海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倉庫內,儲藏的種子都放置在100個堅實耐用的防潮隔離板上,這不僅能減少老鼠和種子袋的直接接觸,還將種子袋與地面隔離可以有效防止返潮現象的發生。與此同時,記者還在倉庫門口看到了電子監測溫濕度設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定期監控倉庫環境,一旦發現溫濕度不正常,將及時采取通風、除濕等措施保證倉庫的干燥。
種子的保證是春耕順利進行的基礎。目前,全省共儲備各類農作物良種3714.68萬公斤,其中:小麥1170萬公斤、青稞468.4萬公斤、蠶豆155.7萬公斤、油菜288.85萬公斤、馬鈴薯1573萬公斤、其他作物58.73萬公斤。種子儲備數量充足,能夠滿足春播生產需求。
整地理墑助春耕
2月17日一大早,海東市平安區三合鎮祁新莊村的農田里到處都是機器轟鳴聲。村民袁發存正駕駛著施肥機在自家田里施肥。整地、施肥、播種……機器來回穿梭,田野上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忙個3、4天,家里的19畝水澆地就能種完。”袁發存介紹道,從前純人工的種植方法最快半個月才能種完,如今通過租賃合作社的農機設備,一畝地的成本從100元降到40元,不僅節約了人工費用,還節省了時間。
“村里合作社現有的農機設備除了用于合作社流轉土地的使用,還會租賃給單獨的農戶,所以每到春播和秋收時節,設備都很緊俏。”祁新莊村珠民種植合作社的負責人祁喜民告訴記者,合作社共36.7公頃地,除了13.3公頃的冬油菜正在等待返青,其余農田以種植小麥為主,種植工作已經全面展開。
農機設備的投入推動了春耕步伐,為做好2022年春耕工作,我省農機管理部門積極組織農業農村部門和農機技術人員進村入戶開展農機操作手、農機技術人員培訓,認真抓好備耕春播期間農機具檢修和重點農機化新技術推廣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檢修各類農機具10.21萬臺(套),培訓技術人員及操作手2783人次,春耕農機狀態良好。
另一方面,農資準備也是春耕備播的重要一環。截至目前,我省與全國各生產廠家簽訂各類化肥訂單總量10.7萬噸,已調運到位各類化肥7.75萬噸;各類農藥(包括生物農藥)397噸,生產農膜800噸,可基本滿足東部農業區春耕生產前期需求。
“傳統化肥的大幅縮減和有機肥運用的逐步增加,使得近幾年農田產量穩定,除了自己購入,政府還會給農戶每畝地補貼兩袋有機肥。”平安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魏占君介紹,目前,全區有機肥生產企業已生產儲備優質有機肥1萬余噸,各類農資將根據實際銷量及時調運到位。
果蔬大棚育苗忙
在海東市平安區白沈溝富硒果蔬種植示范園內,一株株幼苗茁壯成長,綠意盎然。記者見到趙月清時,她正在自己的人參果大棚里查看果子的長勢。
“從最初去云南買苗,到現在自己能夠育苗,我已經種植了10年人參果,你看這一批果子是去年7月中旬種下的,這兩天已經逐個成熟,可以上市了,而且來采摘的人也有不少。”趙月清告訴記者,她在園區租了10個棚,用于種人參果、黃瓜、西紅柿等,收益最好的人參果每畝能產2000公斤,收入最少有3萬元。
與趙月清同樣忙碌的還有王寶仲夫婦倆,“我們租了兩個大棚,分別種植西紅柿和黃瓜,一個棚年平均收入2萬元左右,收益算不錯。”說話間,王寶仲正為西紅柿苗掐尖,棚里溫暖如春,不一會兒鼻尖上冒出了汗珠,綠油油的秧苗生機勃勃,一想到再過兩個月西紅柿就能上市,兩口子充滿了干勁。
西紅柿、黃瓜、人參果、草莓、甜瓜……白沈溝富硒果蔬種植示范園內的果蔬種植正熱火朝天地進行著。據了解,園內共有蔬菜大棚555棟,引進種植葡萄、油桃、人參果、甜瓜、草莓、西葫蘆、西紅柿、辣椒、黃瓜等特色果蔬品種40余種,主要以“公司+合作社+科技示范+農戶”的經營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富硒產業,年園區果蔬總產量達5400噸,實現產值3974萬元,純收入1332萬元,每棚純收入2.4萬元,每年解決勞務工11666人次,周邊群眾年務工增收105萬元。
關鍵詞: 田間地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