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23日下午,省地震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發布《青海省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
省地震局副局長馬玉虎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持續提升。實施了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青海子項目和青藏高原地震監測能力提升項目,全省地震監測能力東部地區達到1.5級、中部地區達到2.5級、西部地區達到3.0級,實現省內5級以上地震10分鐘內速報,地震速報的時效性和地震定位精度進一步提高。同時,組建了2支國家級應急救援隊、10支省級區域性救援隊、57支專職救援隊、13支社會救援隊。開展多類別、多形式、多層次年度地震應急演練。有效處置、應對了2016年門源6.4級、2016年雜多6.2級、2019年茫崖5.0級、2021年瑪多7.4級地震等多次顯著地震。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初步形成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地震災害風險防治、防震減災公共服務、地震應急救援保障能力顯著提高,高質量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公眾防震減災素質進一步提升,“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能力顯著提高,保障全省經濟社會、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更加有力。
同時,建成由測震站網和地球物理站網組成的基本覆蓋全省區域的觀測系統,實現省內4級以上地震2至3分鐘發布地震參數自動速報信息,8分鐘發布正式速報信息,重點地區震后5至10秒發布地震預警信息,10分鐘內完成地震烈度速報。
此外,還將提高祁連山地震帶、甘青川交界地區、柴達木盆地、青南地區和蘭西城市群覆蓋區域的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密度,填補地震監測空白區,提升地震監測精度。健全完善黃河上游梯級水電站、青海油田等專業監測臺網的運維機制。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