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2月25日,記者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組織召開的自然教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管理局在西寧、海北、海西等地先后設立13所生態學校。
2021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體制機制運行平穩,各項工作多點開花、捷報頻傳,特別是設立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學校,打造自然教育特色管護站,完善國家長期科研基地、大數據中心、生態科普館等自然教育平臺,為開展自然教育奠定基礎。
開展自然教育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的一項特色工作。其間,探索出“課程研發-教材讀本編制-師資培育-學校應用”的產學研教深度融合的全閉環鏈條,編寫并開發規范化的自然教育教材5本、自然教育課程9套。吸納教師、管護員、志愿者組建自然教育師資隊伍,開展自然教育、生態體驗和課程設計考察等活動。
聯合富群環境研究院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多個鄉鎮開展“家在祁連山”宣教活動。在提高當地村民生態環保意識的同時,讓當地村民現身說法,成為自然教育“活教材”。舉辦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課程設計大賽,累計收到全國各地有效參賽作品42份。同時,編印生態文化系列叢書,不斷提升自然教育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鄧爾平表示,設立生態學校,舉辦各類生態環保活動,為社會公眾提供了融入自然、感知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間和平臺,使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教育探索實踐邁上新的臺階。
關鍵詞: 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