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史鐵軍)近日,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大廠法院”)執結了一起盜伐林木引發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該案系大廠回族自治縣首例由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經審理查明,2021年8月至10月,謝某先后兩次盜伐楊樹218株,其違法行為涉嫌刑事犯罪的同時,也對林業資源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損害了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應承擔民事責任。2021年12月19日,大廠法院以盜伐林木罪對被告人謝某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五千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大廠回族自治縣檢察院交付生態環境修復費用16350元,在市級以上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并承擔相關費用。
判決生效后,謝某逾期未履行義務,2022年1月26日,該案進入執行程序。因謝某在監獄服刑,執行干警通過網絡查控,未發現其有可供執行財產。為盡快結案,早日修復損害的生態環境,執行干警積極聯系謝某家人,對其闡明案情、溫情釋法、曉之以理,教育其家屬充分認清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用于修復被損害的生態環境,有助于生態環境損害的改善,是造福子孫后代的事情。經反復耐心釋法明理,2月24日,謝某家人主動將生態環境修復費用轉入執行局賬戶中,該案執結完畢。
大廠法院將牢固樹立現代環境司法理念,堅持以司法文明促進生態文明,立足審執職能,探索機制,深化司法引導,加大對公益訴訟案件的審理和執行力度,做到教育與宣傳并重、懲戒與修復結合、司法與執法銜接,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司法服務保障能力水平,回應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需求,積極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為持續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的“大廠樣本”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