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3月4日訊(記者張曉晴 實習生于晨溟)今天,對于來自河北的小志(化名)來說是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他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成功為一名47歲的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河北省第584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35歲的小志,在2015年加入中華骨髓庫。“2016年之前我經常去獻血車獻血,那次也是在商場門口看到獻血車就上去了。獻完血工作人員給我講解了關于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沒多想我就留下了血樣了。”小志回憶道。
2021年10月,小志最先接到了北京紅十字會打來的配型成功的電話,“有一種意想不到的感覺,因為距離獻血時間已經很久了,當年我還在北京工作,現在都已經回老家了。”小志說道,當時正在工作的他雖然頗感驚訝,但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電話里工作人員給我進行了詳細講解,我覺得對身體沒啥影響,助人為樂也是好事。”
在12月的健康體檢和高分辨檢測中,小志指標一切正常。
2022年3月3日,小志趕到省三院,“感覺這次捐獻流程雖然比較復雜,但不痛苦,打動員劑的時候身體有點酸痛不過也是可承受的范圍。”小志說道,同事聽說后都表示很敬佩,他們好奇我是怎么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其實關于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次捐獻也算是為身邊的人進行了一次科普,挺有意義的。
談及此次捐獻的感受,小志說:“這次捐獻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段寶貴的經歷,我并不追求回報,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他希望受捐者早日康復,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中華骨髓庫,為社會獻出一份力量。
捐獻當天,小志收到了患者家屬寫來的感謝信,信中寫道:“感恩您給了我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感謝您的無私捐獻,使我的生命得以延續。”經過4小時50分的采集,小志成功捐獻393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這些生命種子將被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為其帶來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