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北京冬殘奧會首個比賽日,本屆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之一的河北運動員郭雨潔,在殘奧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站姿組比賽中一舉奪金,不僅為河北省實現(xiàn)了冬殘奧會金牌零的突破,也打破了冬奧會、冬殘奧會歷史上屢屢上演的“旗手魔咒”。
所謂“旗手魔咒”,是這樣一種現(xiàn)象——只有那些在以往的比賽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運動員,才有資格擔任冬奧會、冬殘奧會開幕式自己國家體育代表團的旗手;而擔任旗手后,他們在當屆比賽中往往難以取得好成績。
未滿18歲的郭雨潔,何以能“破咒”?
首先應該是實力使然。縱觀那些“中招”“魔咒”的旗手,雖然以往曾經(jīng)有過輝煌的戰(zhàn)績,但擔任旗手的當屆不少實力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他們也可能背上了擔任旗手帶來的更高關(guān)注度的心理包袱,影響了發(fā)揮。而郭雨潔雖然初出茅廬,從以往的成績看,顯然已具備了爭牌沖金的實力;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擔任旗手除了給她很大鼓舞,并沒有給她帶來多少心理困擾。
當然,實力也是靠拼搏積累起來的。從最初面對雪道雙腿發(fā)軟、20發(fā)子彈脫靶9發(fā),到大賽能和高手“掰手腕”、射擊又快又準,這蝶變的背后,是咬牙堅持、不輕言放棄的堅韌,是忍著脫掉襪子撕破皮疼痛、與傷病共處三年的勇氣,更是追求卓越、戰(zhàn)勝自我的堅定信念。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一番寒徹骨,終得撲鼻香。郭雨潔的“破咒”啟示我們:哪有什么“魔咒”,那不過是一定概率的巧合;即便有,恐怕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失敗者的安慰劑,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特別是不信邪的勇敢者。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只要敢于拼搏、不懈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河北日報記者趙瑞雪)
關(guān)鍵詞: 初出茅廬 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