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乘著一朵紫色“雪花”溫暖啟程,到伴隨著《雪花》旋律迎來告別時刻,北京冬殘奧會于2022年3月13日夜圓滿落幕。“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張家口賽區(qū)1300余名交通保障人員,用慎終如始、熱情周到的服務將這份諾言鐫刻進冬殘奧會史冊。
300臺設備800余人參與除雪
3月,冰雪融化,萬物復蘇,在崇禮的人們也逐漸感受到春天的氣息。但是冰雪如同頑皮的“孩子”,在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離開的前一天,用一場大雪,將人們拉回冰雪盛宴的記憶中。
從3月12日凌晨3時開始,崇禮開始降雪,已經做好充足準備的交通部門,迅速開展除雪作業(yè),一輛輛除雪設備奔赴張家口賽區(qū)的干線公路、場館公路和臨時場站。
“針對古楊樹場館最后2天比賽日賽程密集的特點,我們加大除雪設備、人員投入力度,全力保障賽事進行。”河北省交通廳公路處處長趙靜波介紹,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qū)交通部門共投入各類除雪設備300臺,除雪人員800余名,全力保障賽事進行。
在除雪現場,記者看到道路雖然已經暢通,但除雪隊員依然對路旁上落客點的積雪進行細致處理。“天氣變暖,降雪融化較快,我們及時將上落客點附近的積雪清除,為乘客提供整潔的候車環(huán)境。”除雪隊員這樣說。
交通保障獲點贊
3月13日,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開始前3小時,數輛公交車由張家口冬殘奧村出發(fā),一路駛入太子城高鐵站站臺。隨后乘客從公交車下車,步行5米,便進入高鐵車廂,整個轉運過程不到10分鐘,而這些乘客都是參加冬殘奧會閉幕式的運動員。接下來,他們將乘坐中國最快高鐵進入北京,完成冬殘奧會最后的告別儀式。
這次冬殘奧會歷史上最長距離、最大規(guī)模的轉運工作僅用了不到2個小時。其實,像這樣讓國際運動員驚嘆的交通壯舉不僅僅發(fā)生在開閉幕式中。比賽期間,分秒不差的保障班車、舒適整潔的候車環(huán)境以及熱情周到的乘車服務,讓國際運動員紛紛點贊。
據了解,北京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區(qū)日均參與交通保障人員達到1300余人,日均投入各類車輛近700輛。累計發(fā)車23000余趟次,保障各類人員近20萬人次。從未出現一起乘客滯留現象,未發(fā)生任何安全事故,各項賽事進行順利,交通保障水平達到了冬殘奧會歷史最佳。
打好離境轉運“硬仗”
閉幕式結束后,崇禮下起了小雨,似乎要為這場盛會畫上圓滿的句號。負責抵離工作的交通指揮部成員知道,交通保障的“硬仗”才剛剛開始。
3天離境900余人,24小時提供轉運服務……面對離境人員復雜、人流量大、保障時間長等特點,張家口賽區(qū)交通指揮部已提前對離境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精準掌握離境人數,合理規(guī)劃離境線路,備足離境保障運力。
據了解,張家口賽區(qū)在離境高峰期,采取“團隊預約+串線”的運輸方式,共安排了102輛轉運班車。其中包括大巴車60輛、中巴車5輛、小汽車20輛、福祉車17輛,以滿足各類群體的需求。
在延崇高速公路,幾輛運送離境人員的大巴車正在冬殘奧會專用道上平穩(wěn)行駛,在百公里外的延崇高速隧道所,幾名工作人員通過智慧交通指揮系統實時查看車輛行駛狀態(tài)。“指揮系統可對上千車輛進行實時監(jiān)測,記錄其行駛速度、軌跡和狀態(tài),為冬殘奧會交通保障提供重要數據支撐。”河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高級工程師解振龍說。
與此同時,交通指揮部建立離境交通應急處置機制,在離境人員住地配備充足的應急車輛和保障人員,強化交通關鍵點位監(jiān)控與調度,確保冬殘奧會交通保障工作圓滿收官,為實現“兩個奧運、同樣精彩”作出交通應有的貢獻。(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 陳華 通訊員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