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新聞網-主流媒體,廊坊城市門戶

    人物 | 她這一輩子圍著畜牧轉

    2022-03-17 06:45:11 來源:河北新聞網

    倪俊卿(左一)在養牛場現場查找問題,講解方法,精準幫扶。 圖片由倪俊卿提供

    【閱讀提示】

    還有一年,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研究員、站長倪俊卿就退休了。

    從1984年分配到河北省種牛站(今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她和畜牧打了近40年交道。

    近40年間,她和同事把河北本土的成年黃母牛體重從250—300公斤,提升到了800公斤,他們還極大促進了種公豬推廣。現在倪俊卿和同事們又忙著做地方遺傳資源保護,建立本地畜牧資源基因圖譜。可以說,她這一輩子,都在圍著畜牧業轉。

    此前,她獲得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3月8日,倪俊卿又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近日,我們對她進行了專訪。

    干什么都得干好它

    3月10日,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倪俊卿辦公室。這里處處可見牛的元素——牛剪紙、牛畫像、牛擺件。“這里的前身就叫河北省種牛站,這一回想,我在這工作了近40年。”倪俊卿說。

    1984年8月,石家莊柳辛莊公交站,21歲的倪俊卿拎著行李下來后,邊走邊打聽,足足走了半小時,才走到河北省種牛站。

    “一進門這心里太失落了。”盡管打小在農村長大,畢業前又在養雞場實習過,倪俊卿還是沒想到,種牛場混雜著牛糞、牛奶的味道那么刺鼻。

    那時的河北省種牛場,位于石家莊滹沱河邊的一片荒野,“草比人高,蚊子趕上蒼蠅大。”站里40多位職工,十幾頭奶牛,倪俊卿是分配來的第一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時任站長也納悶,“你一個姑娘家,怎么會分到這兒呢?”

    “干什么都得干好它,環境再差也得干。”倪俊卿說,更何況,這家單位是她自己選的。

    因為在校期間連續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全科平均成績高于85分,倪俊卿成為當年畢業生中有就業優先權的三人之一,考慮到離家近,她選了河北省種牛站。

    倪俊卿的初衷并非學習畜牧業。

    1981年,倪俊卿從石家莊晉州考上了大學。當時全國高考錄取率很低,從農村考出去,是多少高考生夢寐以求的事兒,可收到錄取通知書,倪俊卿高興不起來——她被調劑錄取到張家口農業高等專科學校畜牧專業。用村里人的話說,是個“養牲口”的活兒。還有人說,這是老倪家的閨女要繼承家業——她的父親是一位鄉村獸醫,在當地有著不錯的口碑。

    “我父親說,這牲口養得好,就用不著獸醫。說不定這畜牧也有門道呢。”倪俊卿半信半疑去學校報道。

    畜牧業確實有很多門道。

    倪俊卿剛參加工作時,河北的成年黃母牛體重只有250—300公斤。黃牛出肉率只有30%左右,肉質也要差很多。

    “當時上級領導交給種牛站的任務之一就是改良農村基礎肉牛。”倪俊卿說,改良,說白了就是雜交,用優質的肉用種公牛與本地品種雜交改良,提高本地基礎肉用母牛的質量,這是因為公牛的基因遺傳貢獻率高達75%以上。

    相比在種牛站里進行冷凍精液的制作、保存等工作,更難的是推廣。

    提取的優質公牛精液必須推廣到農村的養牛戶手中才能發揮作用,倪俊卿和所有的改良站配種員一樣,到各縣各村做人工授精技術推廣。

    “當時都是先騎自行車,騎到客運站存上,再坐公交車到各縣,縣里的畜牧站會有人接,再趕到村里去,一個村一個村宣傳動員。”倪俊卿回憶。

    倪俊卿第一次下村去的是贊皇縣,前來聽課的十幾位村民都是男性,一看是個年輕姑娘給上課,講的又是從沒聽過的人工授精,根本就不相信。“有人說,這有公有母才有崽兒,你拿個顆粒來就能行?”倪俊卿請當地畜牧人員先找些好說話的農戶做工作,“科學這件事,讓老百姓接受就得給他們看效果。人工授精產下的小牛長大后明顯比自然交配的外貌好、體型大,農戶自然信服你。”

    一個縣一個縣,一個村一個村,20歲出頭的倪俊卿走鄉串戶,推廣牛的人工授精技術,一年、兩年,農戶看到雜交后的黃牛個頭大出肉多,開始主動找種牛站的“小倪”。

    倪俊卿走遍了河北100多個縣(市、區),累計推廣肉牛、奶牛冷凍精液2000余萬支,改良牛近1000萬頭。

    近40年間,黃牛品種一代代更迭,目前成年肉用基礎母牛體重達到800多公斤,出肉率達到50%以上,河北人的餐桌上,牛肉不再緊缺。

    干工作有時要單純些

    倪俊卿短發,說話聲音低沉語速很快。

    2017年,她獲評全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此后,受聘河北省奶牛產業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今年又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倪俊卿說,“干工作有時要單純些。”

    這種單純可能是想得少。

    “剛到站里時,我是年紀最小的一個。晚上同事們回家住,站里就我和牛。半夜聽著貓頭鷹叫嚇得睡不著覺。”倪俊卿回憶。

    這些困難都是站內的,關上門,大伙干一樣的活兒,誰也不嫌誰。但走出種牛站,倪俊卿發現,這份工作挺招人“嫌”。

    倪俊卿的工作內容之一是給優質種公牛采精、保存。

    “和別人介紹我的工作時,對方一聽就會‘哦’一聲,看看我不再說話,還有人說話直,就問我,‘一個姑娘家怎么干這個?’”倪俊卿睜大眼睛,“這是上級交給我的工作,哪還有什么該干不該干的。”

    2002年,倪俊卿在種公牛培育上,建立了母牛核心群,利用胚胎移植技術培育后備種公牛,不再從國外引入活種牛,改為引進高質量高生產性能的胚胎,使站里存欄種公牛由原來的50多頭提高到140頭。種牛質量有了大幅提高,河北省畜牧良種工作總站一躍成為國家級種牛站,位列全國重點八大種牛站之一,并承擔了農業部奶牛良繁體系建設項目。

    這份單純也可能是想得多。

    1996年,倪俊卿第一次出國,到美國去選牛,選優質種公牛。

    “白天轉農場,晚上找住宿,每次住下都深更半夜,出國一趟十來天,就最后一天去了趟商場,進去看看還挺貴,啥也沒舍得買。”倪俊卿說到這里笑起來。

    這批她親自挑選的種公牛經過層層手續從美國運抵北京后,出于防疫安全需要要在北京順義的隔離場隔離45天。倪俊卿主動要求和這些牛一起隔離,“一頭種牛八九萬塊錢,幾十頭公牛,那百十多萬都是國家的錢,我不得瞪大眼睛仔細照料著它們,其實過程就是喂料、采血做化驗,可守著牛,我放心。”

    1998年,從加拿大引入的種公牛在天津落地,已經擔任了副站長的倪俊卿依然和站里的年輕小伙子們一起進駐天津一處臨時隔離場。那次的條件尤其艱苦,隔離場四周就是蘆葦蕩,“吃飯燒柴火,睡覺掛雙層蚊帳,就這,臨結束前,臨建的板房還突然塌了。”

    說起這些,倪俊卿又笑起來,“你說是不是那時年輕啊,也不覺得苦,也不覺得累,看見活兒就想上。”

    這種單純還可能是想得深。

    2019年,君樂寶打破了國外奶企對A2型嬰幼兒奶粉的壟斷。其中提供生產A2型奶粉建議和思路的,就是倪俊卿擔任首席專家的河北省奶牛產業創新團隊。

    荷斯坦奶牛中含有A2純合基因,倪俊卿帶領團隊將采集的毛發和血樣送至國際權威的動物基因型檢測實驗室,篩選出牧場A2純合基因奶牛,為君樂寶A2嬰幼兒奶粉的上市提供了保證。

    “畜牧業科研的目的之一是應用到生產。”倪俊卿說。

    河北省奶牛產業創新團隊每年都拿出多項科研成果和專利,組織技術觀摩和示范,培訓技術骨干。從人員到科技水平的提高,直接推動了河北奶業的發展。

    一組數據最有說服力——2020年全省DHI參測奶牛20多萬頭,305天產奶量9431.08公斤,平均奶量32.45公斤,平均乳脂率達3.85%,平均乳蛋白達3.34%。

    2021年,全省示范區奶牛305天產奶量達到9793公斤,測定日單產33公斤,平均乳脂率3.9%,平均乳蛋白率3.34%,接近歐洲奶業發達國家水平。

    倪俊卿已經成為奶牛、肉牛領域的專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掌握的第一項畜禽養殖技能卻是養雞。

    1984年5月,倪俊卿開始3個月實習,地點在學校的養雞場。因為天生對帶毛動物畏懼,學校的解剖課,她很少動手。“可眼瞅著就要到一線參加工作,總不能說,我就會理論吧?”

    實習開始,倪俊卿克服心理障礙,白天打掃雞舍、撿雞蛋,晚上鉆到雞棚里學給母雞授精,到孵化室學習小雞的雌雄鑒別。可沒想到,一頓忙活,畢業后的工作要和牛打交道。

    “那個年代,大家干工作不會想我想不想干,組織分配干什么就干什么。更不會想我不會干怎么辦,現學也得學會了。”倪俊卿跟著站里的老員工從喂牛、擠奶開始學,慢慢地上手給奶牛打針、采樣。

    隨著河北省種牛站更名為河北畜牧良種工作總站,站里的工作內容逐漸轉向為河北的畜牧全領域提供科研服務,倪俊卿要學的很多內容都是新的,“每天都覺得知識不夠用,任何行業都要一直保持學習的能力。”

    2010年到2018年,每年4月和10月都要舉行的河北省種豬拍賣會,在華北地區都具有很大影響力,倪俊卿所在單位是這項活動的主辦方之一。

    “這是我們專門去南方學回來的。”倪俊卿說,此前,河北畜牧良種工作總站開展了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這項服務能精準鑒定出優質種公豬在遺傳領域上的優勢。”倪俊卿說,和種公牛推廣一樣,好的技術一定要送到基層才有效,他們不僅跑到廣州學回來檢測技術,還學回來搞拍賣會這個辦法。

    拍賣會上不只拍賣種公豬,還有國內外養豬專家、養豬企業、飼料企業、獸藥動保企業、器械設備企業等養豬相關從業者,都可以互動交流,堪稱一場養豬行業的博覽會,國內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在這里得到展示和推廣。

    拍賣前,河北省種畜禽質量監測站對全省種豬場提供的參評種豬進行測定并出具測定成績,然后按照成績高低進行拍賣。記者梳理了十幾次拍賣會上的價格,盡管拍賣會上的拍賣原則是不搞炒作,符合市場定價,但見到了效果的養豬戶依然在2013年把一只大約克夏種豬拍到了33500元的高價,這說明養豬戶非常認可優質種公豬帶來的經濟效益。

    倪俊卿介紹,通過推廣優質種豬,幾年工夫,全省育肥豬出欄時間從160天縮短到154-156天。“別小看這短短的4-6天,對于飼養上萬只豬的養殖戶來說,節約的是一筆巨大的經濟成本。”倪俊卿分析。

    一度,為了雜交本地黃牛,倪俊卿國內跑,國外跑,引進優質種公牛和胚胎,最近兩年,倪俊卿開始反向思考——做地方遺傳資源保護。

    “科研工作者的認知也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倪俊卿說,他們發現地方畜禽遺傳資源在逐漸減少,部分品種瀕臨滅絕。

    以“深縣豬”為例,一度是河北特有的優質地方黑豬品種,具有繁殖力高、肉質好、耐粗飼、抗病力強等優良特質,20世紀90年代曾瀕臨滅絕,辛集一家公司多方努力保存了“深縣豬”品種,并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地方黑豬遺傳資源保種場。

    目前,河北畜牧良種工作總站采集有“深縣豬”10個家系的17頭種豬精液,使“深縣豬”遺傳資源得以長久保存,也保障了地方豬遺傳資源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我們已經對深縣豬、淶源驢、渤海驢、承德無角羊四個地方資源做出了基因圖譜,通過數據來分析其中的優質遺傳基因是什么,再進行保存和開發。”倪俊卿說,下一步,他們還會將更多的畜禽地方遺傳資源納入其中,將這些寶貴的遺傳信息存儲起來。(河北日報記者 白 云)

    關鍵詞: 遺傳資源 人工授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性无码av在线|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 国产 图片|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人成网77777亚洲色|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成a人无码亚洲成av无码|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亚洲|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