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陳哲、李曼)在抗疫一線的“戰疫”大軍中,有一支極其重要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內的戰斗團隊,他們就是流行病學調查組隊員們。
流行病學調查是疫情防控的關鍵一環,而流調隊員就是“戰疫”一線的“福爾摩斯”。依據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跡,隊員們需要通過詳細詢問每位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的活動軌跡、接觸人群等“三間”分布信息,摸排風險點,梳理傳染鏈條,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數據支持和決策建議。
去年10月,廊坊開發區專門組建了11支流調隊伍,對排查發現和大數據推送的重點人員,一人不落、一刻不停、一環不差、一查到底,確保全部精準追蹤到位,應隔盡隔。
廊坊開發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業務主辦吳巖林擔任第七流調隊隊長,他先后多次參加各類培訓和突發情況的流行病學調查,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
本次疫情發生后,吳巖林等流調隊員們立即加入戰斗,知重負重、勇毅前行,日夜穿梭在危機四伏的隔離區,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堅決當好“抗疫尖兵”,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職業操守和意志品質。
“流調是和病毒在搶時間,不允許有半點馬虎和遺漏。我們對每位流調對象的軌跡都要做到無縫銜接,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具體去了哪里,乘坐哪種交通工具,接觸了什么人,待了多久,周圍人員和環境狀況,如何防護等等,事無巨細,都需要引導他們回憶,為記憶畫像,還原出所有場所和接觸者。”吳巖林說。
為做實做細流調工作,吳巖林他們快速反應,不分晝夜,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對重點人員出行信息、接觸人員等進行逐一問詢登記,為醫療救治、密接排查、人員管控、應急處理、場所消毒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據。為了讓每一條流調信息都可靠有效,他們每天對調查出的海量數據進行分析研判,認真梳理、多方印證,抽絲剝繭、追根溯源,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信息,不漏掉任何一個密切接觸者。
往往工作結束,已是凌晨,吳巖林他們紛紛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酒店休息。第二天依舊激情飽滿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都希望盡自身微薄之力,期盼疫情早日驅散。
流調隊是抗疫“戰斗”的“尖刀連”,沒有規律作息,只有夜以繼日,沒有高歌頌贊,只有任勞任怨,深夜里他們前行的背影,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是對黨的忠誠和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