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汪洋)為全面做好疫情期間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配送工作,遷西縣構建了“重點企業保障、大型商超補充、末端門店補充”的生活必需品供給保障機制和“黨員干部示范、社會志愿參與、物業樓門聯動”的無接觸配送體系,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持續完善保供“全鏈條”。對縣域17個鄉鎮、1個街道,417個行政村和10個社區進行了網格化細分,確定了37家大型保供企業,377家保供單位和近600個保供點,加強與周邊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的聯系,密切對接荷花坑市場和美團外賣等保供企業,一旦出現緊張情況,立即啟動新的供貨渠道,確保生活必需品供應不斷檔。
全面推行保供“標準包”。各保供單位在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上,全面推行“標準包”,定制了“25元普惠型”和30元至200元不等的蔬菜包、肉蛋奶包、糧油包、日用品等5大類30余種“標準包”,充分利用微信群、美團平臺及時掌握群眾個性化需求,組織保供單位推出了“學生包”“嬰兒包”“水果包”,并以“標準包”形式配送到位,全力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不斷完善保供“微信群”。在城區范圍內組建了由街道辦主要負責同志、10個社區書記、包聯人員和保供人員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社區生活物資配送指揮群,由小區包聯人、樓門長和門店長的小區門店對接微信群,由樓門長、居民和志愿者在內的小區生活物資供應群,在各鄉鎮組建了包聯干部、網格員、村干部微信保障群,及時了解群眾需求,統籌負責居民生活物資需求征集、匯總、采購、發放等工作,實現了供需無縫對接、整體高效運轉,切實打通了居民生活物資配送“最后一公里”。
確保網絡輿情“快回應”。成立了保供輿情管控小組,結合荷花坑市場供銷價公布價格,公開價格投訴舉報電話,及時對哄抬物價企業組織約談,下達告誡書;同時,緊盯自我監測和接收推送輿情信息,及時介入引導,回應群眾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