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雪威 通訊員劉郁雯、石炎夏)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推進全面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措施。1月20日至3月31日,張家口市張北縣開展了以“就業援助”“春風行動”為主題的系列就業專項活動。其間,全縣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12場,為413家企業發布崗位近1萬個,提供就業服務2000多人,達成就業意向161人。
2022張北春風行動活動現場。 劉建忠攝
據了解,此次活動以農民工等務工人員和有用人需求的企業為服務對象,依托線上扶貧微信公眾號以及張家口市就業創業超市等就業服務平臺發布信息、遠程招聘、直播帶崗等多種方式,加大崗位信息推送。符合崗位信息應聘條件的求職者,直接在直播間實現簡歷投遞,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精準高效的云上就業服務、提高人崗匹配速率。線下利用439名基層就業公共服務人員,對全縣2萬多名脫貧勞動力進行訪問摸底,掌握貧困勞動力群體就業服務需求,大力宣傳就業扶貧政策,開展有針對性和精準性就業服務。成立“春風行動工作專班”對張北北上崗皮具有限公司、張北惠盈農牧專業合作社等幫扶車間進行走訪,為就業人員開展集中送政策、送服務、送培訓“三送”專項服務。聯合20余家就近企業,在全縣18個鄉鎮及易地搬遷安置區舉行現場定點招工,為有就業需求的群眾提供家門口就業服務。
婦女們正在進行假發編織作業。 劉郁雯攝
針對易地搬遷和空心村治理脫貧勞動力較多的實際,全方位多角度征集就業崗位,組織就業培訓,開展訪問慰勞、“送政策”“送崗位”“送培訓”“送技能”等活動,聯合北京的勞務協作單位拓展就業崗位,增進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和外出務工。
張北司爐工和張家口動漫人兩家企業代表河北省榮譽參展。 趙紅松攝
近年來,張北縣緊抓京津冀發展一體化機遇,成功打造了“京西司爐工”“張氏假發”等勞務品牌,為全縣人民提供了更多靈活就業崗位。目前,張北共有超過1000名當地女性參與假發制作,月收入2000元以上。2021年10月,“張北司爐工”被人社部認定為“就業帶動類”勞務品牌。每年向北京輸入勞務工人800多人,一個“供熱期”每人增收1.8萬元至2萬元,回鄉后將開展種植養殖、就近就業和創業,真正做到打工種地兩不誤,一年四季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