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張曉晴
河北新聞網4月14日訊(記者張曉晴 實習生張雨萌)今天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來自河北滄州泊頭的志愿者李紅順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本次捐獻從8時20分開始,13時結束,共采集造血干細胞懸液394毫升。據悉,李紅順是河北省第593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滄州泊頭首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
河北省第593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李紅順。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幫助別人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
生于1989年的李紅順是一名貨車司機。從2017年開始,他每年堅持無償獻血兩次。2019年8月,李紅順正式加入中華骨髓庫。“在獻血點,我看到別人留血樣,就問了一下工作人員情況,自己也上網查了查資料,就留下血樣了。”李紅順回憶道。
李紅順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今年正月初四,李紅順接到了河北省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通知他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當時接到電話我也有點激動,因為我入庫時間不長,就一下子匹配成功了。感覺自己跟中了彩票似的,畢竟配型成功率還是很小的。”李紅順笑著說。
李紅順順利地通過了捐獻前的高分辨檢測,但是由于心臟竇性早搏,他沒能通過健康體檢。“后來我開始清淡飲食、早睡早起、戒煙戒酒。”李紅順通過了復檢,“當時我的心情還是挺激動的,因為幫助別人是一件很讓人開心的事。”
他希望大家多了解捐獻知識 更多的人能成為志愿者
對于丈夫的決定,李紅順的妻子龐玉娜十分支持。“他剛和我說配型成功的時候,其實我是有點擔心的。后來我上網查了資料,他也和我說這和捐血小板差不多,我就放心了。”龐玉娜說,丈夫李紅順一直是一個有愛心的人,“他有幾次出差坐火車,買了坐票,看見人家老人小孩沒有座,他就把座讓給人家,自己站十幾個小時。”
李紅順和妻子龐玉娜合影。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4月9日,李紅順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報到。4月10日,他開始注射動員劑。“從第二天開始,我覺得胸口和關節有一些酸脹。不過我覺得這些都可以接受,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去幫助別人。”李紅順說。
在寫給李紅順的感謝信中,受捐者說:“您的捐贈不僅挽救了我的生命,還挽救了我的家庭,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使我堅信人間有溫情,更給我平添了戰勝病魔的堅定信心和無窮的力量。”
得知受捐者是一位父親后,李紅順說:“我希望他康復后能照顧好家人,好好工作。我也是一名父親,我知道受捐者身上的擔子很重。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他垮了,這個家庭就完了。能伸手幫他一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覺得挺好的。”
李紅順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我希望大家能多去了解一些捐獻造血干細胞方面的資料。現在技術很發達,捐獻造血干細胞就能夠幫助別人,對身體也沒有什么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