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張曉晴、李彥岐
河北新聞網4月25日訊(記者張曉晴 實習生李彥岐)今早6點左右在石家莊井陘縣發現一只受傷黑鸛,井陘縣林業工作總站工作人員李同利趕到現場救助。9點40分受傷黑鸛被成功送到石家莊野生動物救護站。
視頻攝制:張曉晴、李彥岐
據了解,黑鸛是一種體態優美,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鳥類的“大熊貓”。“黑鸛是白俄羅斯的國鳥,全球不到3000只。”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高瓊介紹說。
工作人員對“落難”黑鸛進行檢查。 張曉晴攝
經初步判斷這是只成年雌性黑鸛,是由于意外撞擊建筑物或高壓線造成的高空墜落摔傷。“從外表檢查發現它翅膀受傷,不過判斷當時飛行速度不是特別快,受傷程度沒那么嚴重,也有可能存在內傷,首先我們會采取抗應激措施,后面針對具體情況進行治療調理。”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獸醫孫延章說道。
工作人員對“落難”黑鸛進行檢查。 張曉晴攝
據了解這只受傷黑鸛是石家莊野生動物救護站救助的第三只。“黑鸛很稀少,在之前我們只救助過兩只黑鸛,其中一只放生,另一只因為終生殘疾只能養在籠舍。”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高瓊說。
視頻攝制:張曉晴、李彥岐
11點,受傷黑鸛被送往養護籠舍。“本來我們計劃讓它和另一只殘疾黑鸛同籠,但兩只黑鸛一見面就打起架來,不得不分開養護。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這只受傷黑鸛狀態還不錯。”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獸醫孫延章表示。
據了解,黑鸛曾經是一種分布較廣且較常見的一種大型涉禽,但由于環境污染和惡化致使黑鸛的主要食物如魚類和其他小型動物來源減少,導致種群數量在全球范圍內明顯減少,在很多傳統的繁殖地已經絕跡。“我們把黑鸛叫做石家莊生態環境標志鳥,從2017年不到30只逐年增長到近兩年的160多只,成為華北最大的黑鸛群體,足以證明石家莊生態環境的越來越好。”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高瓊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