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張漢楓
河北新聞網4月25日訊(張漢楓 實習生張雨萌)今天上午,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來自河北邯鄲的志愿者李漠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據悉,李漠是河北省第595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李漠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真要匹配上了,沒準就能救人”
今年31歲的李漠是河北工程大學的一名教師。2013年11月,李漠正式加入中華骨髓庫。談起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原因,李漠說是受到了自己師兄的影響。“當時我在讀研究生一年級,我同門的一位師兄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我覺得這件事比較有意義,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我就想著也留個血樣吧,真要匹配上了,沒準就能救人。”李漠師兄跟他介紹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流程,他說自己當時也沒有過多的擔心,如果真的能夠匹配上,這對于他和患者來說都是一種幸運。在師兄的陪同下,李漠在邯鄲市紅十字會留取了血樣。
河北省第595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李漠(右)和妻子合影。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今年2月8日,河北省紅十字會通知李漠,他和一名受捐者配型成功。李漠說:“我當時在唐山老家過年,接到電話我就沒有猶豫。我加入中華骨髓庫的時候就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平時工作也會接觸到一些有關醫療救助的內容,越來越了解,我反倒不會有太多的顧慮,我一定會捐獻的。”
“我希望能成為學生的榜樣”
李漠順利通過了捐獻前的健康體檢和高分辨檢測。了解整個捐獻流程后,李漠的家人都非常贊同他的決定。在和4歲的兒子視頻通話時,李漠說:“爸爸去捐獻造血干細胞,是為了救人。”李漠的同事、朋友和學生也都支持他的善舉,他覺得此次捐獻也可以給學生們做個好榜樣。“微信里面關于我的報道,很多同事和學生都在轉發,我帶了5個班的學生,我希望能成為學生的榜樣。”李漠說道。
李漠正在注射動員劑。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在各方協調配合下,李漠在上周順利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報到,進行捐獻前的準備。得知受捐者是一名鄉村教師后,李漠說:“作為一名教師,我是很佩服鄉村教師的,他們能夠把知識傳授給鄉村的孩子們,這種精神非常值得贊揚。”由于二人身份的共通性,李漠對于這次捐獻抱有了更大的決心,他希望受捐者早日康復,能夠繼續在一線崗位上,帶給孩子們更多的知識,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李漠也呼吁更多的同事、學生能加入中華骨髓庫:“志愿者增加了,配型成功的幾率就更大一些,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采集從上午8時20分開始,13時30分結束,共采集322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正如受助者自己在感謝信中寫道的那樣:造血干細胞會像種子一樣生根發芽,她一定會迎來自己嶄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