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從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該局圍繞實現“五個轉變”,努力構建“大城管”新格局,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構建“大城管”格局
實現體制之變
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充分發揮城市管理領導小組職能作用,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統籌各方面力量、加強區縣管理提供組織保障,做到凡管之事皆有標準,奏響城管大合唱。
為推進“大城管”格局的形成,該市成立城市管理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城管辦”),同時建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定期調度協調、城市運行管理相關部門參加的高位協調機構,并于3月8日召開第一次會議,就實施公共區域環境提升、占道(店外)經營專項整治、實施“門前五包”、城市智慧化管理等10個專項行動進行調度。
實施“城管進社區”
實現機制之變
堅持“黨旗紅引領城管藍”,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載體,聚焦市民群眾所需所盼,以解決市民群眾揪心事、煩心事為抓手,讓城管執法、服務走進社區,建立“城管+物業+社區”共管共治機制,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引導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有效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今年3月“城管進社區”工作啟動以來,保定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30名領導干部主動包聯市區內30個鄉政府、街道辦事處,并與包聯街道、社區組建微信聯絡群,隨時了解群眾反映問題,并由專人匯總整理、建立落實臺賬限期落實解決。
推行“開門辦城管”
實現作風之變
該局利用微信公眾平臺,設計“品質保定”微信小程序,實現“共管共治共享”。其功能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人民城市人民管”功能,包括“保定隨手拍”“微信有效舉報”“城管金點子”“我給城管提意見”等;另一個是“人民城市為人民”功能,提供各類城管及城市生活類服務信息。目前,該小程序已上線內測,隨著不斷完善和推廣,可以讓市民通過這個平臺走進“城管大門”,實現城市管理問題“掌上報、掌上問、掌上查、掌上辦”。
今年,保定市計劃建設100個口袋公園,該局面向駐保高校和社會各界公開征集公園設計方案,目前已收到300多個設計方案。
應用“一網統管”
實現能力之變
用好智慧化城管手段,全面升級數管平臺系統,將地上、地下各類部件進行整合,建立完整的管理臺賬,筑牢安全底線和城市生命線;建立完整的問題交辦處置機制,靠制度和技術進行管理,實現城市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堅持科技賦能,實現城市管理智慧化,是構建“大城管”格局的能力基礎。
該局把應用“一網統管”實現能力之變提上日程。目前方案設計、搭建準備等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隨著“一網統管”平臺的搭建和應用,該市城市綜合管理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將得到巨大提升,管理效能將得到質的改善和提高。
樹立“大城管”思維
實現理念之變
長期以來,在城市管理中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即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如遍布市區的窨井蓋和管線等,雖然看得見,但因權屬、權責問題城管部門管不了,導致井蓋破損維修不及時、空中線纜蜘蛛網影響市容。大量城市管理盲區盲點的存在,讓市民群眾看在眼里、堵在心里。
為有效解決城市管理存在的問題,該局提出“大城管”理念,打破責內責外界限,摒棄“職責范圍內的管,非職責范圍內的不管”的思維定式,做到“目之所及皆有人管,沒有人管的城管先管”,承擔起城市管理兜底責任。(記者 李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