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6月15日訊(記者馬南)為了幫助河北考生更好地選擇學校,6月11日起,河北新聞網推出2022云上河北高招會“招辦訪談”系列直播。為幫助考生和家長做好考后心理調適,今天特別推出“高考心理課堂”專場,邀請定州市精神病醫院心理門診主任李春芳為考生和家長做心理健康科普,幫助考生和家長做好考后心理調適。
雖然現在高考還沒有出成績,但是有的考生覺得自己考得不理想,整天待在家里不想出門、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和家長溝通。對此李春芳建議,如果孩子不想說話,家長就暫時不要強迫去交流,不要去逼問孩子。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去處理自己的情緒。
【資料圖】
同時,李春芳建議家長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思考。“試想大人在面臨挫折的時候,是不是有時候也想自己待一會兒,比如躺在床上歇一會兒,看看手機。每個人其實都有一定的心理創傷修復能力,我們也要相信孩子是有這個能力的,只是需要比成人更多的時間,不要太著急去打破這份寧靜。”李春芳建議。
此外,李春芳還建議家長要塑造輕松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待在家里是安心的,是放松的,而不是一種緊迫感和壓抑感。”
李春芳還提醒考生,高考結束之后,適當放松確實是必要的。“但是要掌握好度。有的同學覺得‘苦日子’熬到頭了,好好犒勞犒勞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毫無節制,一味地放縱下去,持續到上大學,甚至可能會出現‘高分入學,掛科退學’的現象。”所以,李春芳建議同學們在放松的同時也別忘了自律。
高考結束后,有的考生認為自己發揮得不好,并不自覺地與發揮好的同學、朋友進行對比,甚至陷入自我懷疑、自卑、焦慮、抑郁的狀態。對此李春芳提醒考生,比較的同時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反思比較的對象參照是不是過于片面,如果只是拿自己發揮失常的科目與別人發揮好的比較,那就只能陷入沮喪,合理的比較應該是全面的比較;建立良性的比較,要從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發,以自己為基準,與水平接近的人比較,與過去的自己比較,才能不斷督促自己進步。
更多詳情請關注:2022云上河北高招會丨高考心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