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制:王怡然 張曉晴
(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7月6日訊(記者張曉晴 實習生原宇斐、王怡然)上午10時,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內,河北省邯鄲志愿者徐振鐸正在進行著造血干細胞捐獻。據悉,捐獻從8點20分開始,13點50分結束,共采集30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徐振鐸成為河北省第60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河北省第60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徐振鐸。張曉晴攝
獻血堅持了8年
1996年出生的徐振鐸,今年26歲,是邯鄲館陶縣公安局魏僧寨派出所的一名輔警。2019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當時我剛進入公安系統,正碰上單位組織加入,沒多想我就留樣了。”徐振鐸回憶道。據了解,徐振鐸在成為一名基層輔警前,曾在2012年入伍當兵。2014年部隊組織的一次獻血活動,讓徐振鐸開始堅持每半年獻一次血,這一堅持,就是8年。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張新軍看望徐振鐸。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我就是到點了就想去,看見獻血車就想去。”徐振鐸不善于言辭,對于堅持獻血8年這個愛心善舉也看得十分淡然,在記者的追問下,他才慢慢說出了自己的堅持,“就是想獻血幫助別人,能幫一點是一點,即使退伍之后沒有單位組織,也覺得自己該堅持,就堅持下來了。”
“沒什么想法,就是捐”
今年5月,徐振鐸在工作中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電話,“沒什么想法,就是捐!”徐振鐸接到電話時心情很激動,在電話中立馬就同意配合做進一步檢測。徐振鐸的父母對于兒子的愛心捐獻很支持。
徐振鐸正在注射動員劑。
在之后的健康體檢中發生一個“小插曲”,徐振鐸被通知還需再復檢一次肝功能,他躺在病床上靦腆地說:“當時心里挺怕,如果復檢結果不合格的話,就幫助不了患者。”幸運的是,徐振鐸最后通過了高分辨檢測與健康體檢。為了保證捐獻質量,他從確定捐獻的那天起,就堅持清淡飲食,盡量每天走步鍛煉。
7月1日,徐振鐸在同事王洋和邯鄲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報到,第二天開始注射動員劑,“除了胳膊有點酸,沒有其他不適感。”徐振鐸說道。
徐振鐸與同事王洋(左)、邯鄲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合影。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捐獻時,徐振鐸的同事王洋一直陪同在身邊,談起徐振鐸的這次愛心捐獻,他敬佩地說道:“我們領導同事都很支持他,特意派我代表大家來照顧他。”他表示,在工作中徐振鐸時刻把群眾放在首位、盡職盡責,曾經為了盡快找到丟失孩子,持續工作5個小時。
今天,徐振鐸也收到了受捐者家屬的感謝信,信中寫道:“千言萬語唯有匯成一句謝謝!謝謝您給我爸爸活下去的機會,謝謝您讓我們這個家依然在。心懷感恩,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健康順遂,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