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姚友諒 齊建倉)“今年是第四個年頭,剛剛進入盛果期,收成還不錯,試種成功啦!”7月13日,河北省平鄉縣張屯榛子種植基地,種植戶張繼考一邊采摘榛子一邊介紹說。
務工群眾在張屯榛子種植基地采摘榛子。齊建倉攝
(相關資料圖)
基地內,一輛遼寧牌照的中型冷藏車甚是顯眼,采收好的榛子正在一袋袋往車廂里裝。“我們專門從東北過來收購,提前預付了定金,咱們這里的榛子成色很好,明年還會過來買。”來自遼寧省本溪市的采購商王經理說。
張屯是平鄉縣田付村鎮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村,全村耕地800多畝。位于村北的150畝榛子種植基地,是平鄉縣鄉村振興重點扶持的特色種植基地。
榛子種植基地種植戶和采購商(中)商議購銷事宜。齊建倉攝
“榛子種植面積占全村1/6耕地,每畝年租金1000多元,涉及60多戶群眾,全村70%農戶從中受益。”張屯村黨支部書記張計中扳著手指算起了群眾增收賬。
張計中頭腦靈活思路新,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曾在上海經商開公司。2018年回村任職后,在一位多年從事榛子種植的朋友介紹下,決定為村里引進榛子特色種植項目。
榛子屬于亞寒帶作物,被稱為“堅果之王”,營養價值豐富,經濟價值很高。“平鄉縣屬于溫帶氣候,能不能找到適合種植的優良品種,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們幾經試驗栽種,終于在眾多品種中找到了對本地氣候、土壤、光照都適應的‘達維’。”張計中說,中國林科院榛子種植研究專家王貴禧教授,專門到基地進行指導,讓大家發展榛子種植的信心更足了。
務工群眾在搬運采摘好的榛子。齊建倉攝
足不出村就可以務工掙錢,榛子樹變成了群眾致富“搖錢樹”。“基地最忙的時候能用五六十人,每年支付給務工群眾的田間管理費少說也得八九萬元,希望通過榛子基地帶動鄉親們一起富起來。”種植戶張繼考說。
基地種植的榛子每畝約110棵,今年預計總收益30多萬元。“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引進深加工項目,讓榛子基地成為農民增收的萬元田,讓榛子樹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發財樹。”平鄉縣田付村鎮副鎮長高慧說。
關鍵詞: 溫帶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