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7月19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崔叢叢)今天,從河北“雙減”一周年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石家莊市創新三個率先突破,切實提升校內課后服務質量。同時,在全省率先明確了無證機構的治理權限,明確“各鄉鎮(街道)負責無證校外培訓機構排查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查處”。
創新三個率先突破,切實提升校內課后服務質量
石家莊市教育局在全省率先開展小學生免費托管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推行課前托管,實現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四個全覆蓋”。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小學生暑假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石家莊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小學生暑假免費托管服務試點工作,堅持公益普惠性原則,采取市、區兩級財政補貼方式籌措暑假托管服務經費,小學生免費參與托管。同時,堅持師生自愿原則,小學生暑假托管服務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五區25所試點學校提供約1萬個學位,托管學校打破校際邊界,以點帶面惠及五區學生,切實破解了小學生暑期“看護難”這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強化培訓機構治理,切實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石家莊市教育局聯合市直多部門聯動,構建了校外培訓機構綜合治理體系,系統制定了專門協調機制、學科類范圍界定、資金監管辦法等26項具體工作的文件,聚焦重點難點進行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效果。
在全省率先明確了無證機構的治理權限。針對無證機構治理職能不明晰,縣級教育部門執法能力弱的問題,在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實施方案》(“雙減”)文件中,明確提出“各鄉鎮(街道)負責無證校外培訓機構排查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查處”,捋順了無證機構多年治理職責不清、任務不明問題,為培訓機構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石家莊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目前共審核錄入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培訓的機構1119所,其中非學科類機構1041所,學科類機構78家,機構發布課程總數1288個,入駐并審核通過教師數量1943名,平臺累計注冊用戶1.4萬人,點擊量達到50余萬次。通過建立資金監管平臺,機構預收費資金全部納入銀行監管,有效防止機構跑路引發的退費難等問題發生。
在全省率先組建了五支“雙減”工作專門隊伍。一是組建了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專家委員會。由縣級教育和審批部門主管科長、學科骨干教師、教研員165人組成,對學科鑒定提供專業指導;二是組建了“雙減”工作社會監督員隊伍,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等各行各業人員150人組成,對“雙減”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三是組建了“雙減”信息員隊伍,及時總結宣傳石家莊市“雙減”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優秀做法;四是組建了非學科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專家指導隊伍,由市教育局、文旅局、體育局、科技局4部門推薦的文化藝術、體育、科技等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隊伍,為非學科機構監管提供專家指導。五是組建了市級市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行政執法工作組,工作組由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8個市直部門相關科室人員16人組成,進一步充實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的執法力量。
率先創新“雙減”督導檢查方式。石家莊市以“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辦公室名義印發《關于開展“雙減”落實情況專項督導檢查的通知》,市教育局、市發改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等單位組成了由各部門主管領導帶隊的5個聯合督察組,對全市23個縣(市、區)的“雙減”工作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導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