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7月26日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從今天上午唐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以來唐山市聚焦重點任務,創新思路舉措,強化擔當作為,不斷提升全市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深化森林防火、應急救援、防震減災等重點工作。目前,全市已組織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御、應急搶險、人員轉移等培訓演練230余場次、參與人員9798人次。
為做好防減救災重點工作,唐山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搶大險、救大災”,嚴格落實“人頭對人頭”和防汛抗旱“叫應”工作機制,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有效應對歷次強降雨天氣。同時,嚴格落實森林防滅火領導責任、行業管理責任、防控撲救責任及各類林草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實現責任落實全覆蓋。針對春季森林防火特點,組織開展森林草原火災重大風險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清明期間森林防滅火等專項行動。為全面提升抵御地震災害的防范能力,2022年以來,共完成了7次2.0級以上地震的應急處置工作。
以應急預案修訂、應急能力建設等方式,穩步提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目前,唐山市已組織修訂完成市本級自然災害類、事故災難類應急預案36件。全市除市、縣兩級綜合消防救援隊伍外,共有森林滅火專業救援隊伍、抗洪搶險專業救援隊伍、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企業專職消防隊伍、地震與地質災害專業救援隊伍等5類應急救援隊伍94支、總計3318人;市、縣兩級共儲備各類應急及救災物資70余個品種,總價值超過3639.4萬元。全國首部防災減災救災地方性綜合法規《唐山市防災減災救災條例》于2021年正式施行,在建立基層綜合信息員隊伍、動員社會力量、加強域外自然災害援助、完善新聞發布和輿情應對、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等方面,提出了“唐山方案”,為唐山市防災減災救災提供了法律保障。
據了解,唐山市還扎實推進重大防災減災救災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設符合國家標準的地震應急避難場所70處,面積約711.9萬平方米,可安置144.1萬人緊急避險,達到滿足15%城市人口緊急避險的建設標準;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41個,全部實現有組織機構、有應急預案、有減災設施和裝備、有宣傳教育培訓、有減災檔案等內容;占地37.3畝、建筑面積11500平方米的市級應急物資儲備基地正在建設中,該物資儲備基地主要用于儲備救災、防疫、防汛抗旱等應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