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北新聞網7月27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今天,秦皇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盧龍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新聞發布會,介紹盧龍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成果。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河北日報記者孫也達攝
據了解,盧龍縣在2021年省鞏固脫貧成果評估中獲得“好”的檔次,鄉村振興考核全市排名第一位。
具體工作中,盧龍縣在全市率先建立縣鄉村三級防貧體系,并逐年加大縣本級財政投入,2022年安排銜接資金2700萬元,在全市縣本級財政投入最多。全縣12個鄉鎮建立了防貧工作站,548個行政村組組織了防貧預警網格員隊伍。構建“縣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片、鄉鎮干部包村、村預警聯絡員包戶”四級責任體系。
同時,盧龍縣堅持把“零返貧、零致貧”作為底線任務,按照“早、寬、簡、實”工作要求,筑牢防貧堤壩,確保全縣不發生一例返貧致貧現象。暢通農戶自主申報、鄉村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渠道,創新建立防貧監測戶“立幫快扶”和“菜單點幫”工作機制,將37項政策制成“菜單”,針對返貧致貧風險和家庭實際情況,分類制定幫扶計劃,明確各環節辦結時限,確保防貧監測戶快速享受各項幫扶政策。
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控輟保學責任制,對因重病、重殘不能入校學習的學生實施送教上門。今年以來已為6572名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資助資金583.86萬元。將低收入群體全部納入醫療保障范圍,全面落實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大病專項救治等政策,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458個。同時保障住房安全、農村飲用水安全,對低收入人口開展動態管理和監測,落實低保漸退期、“單人保”“剛性支出扣除”等措施保障基本生活。
此外,盧龍縣堅持抓項目、強產業,以此促進群眾穩定持續增收。依托縣內重點龍頭企業、合作社,實施產業增收項目,新開發的資產收益項目,重點向整戶無勞動能力脫貧戶和防貧監測戶傾斜,資產收益每人每年收入1016元。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月”等活動,公益性崗位提標擴面,人均增收1100元。制定出臺《盧龍縣招才引智十條措施(試行)》,把每年5月20日設立為“盧龍人才日”,先后開展了“才聚鄉村·智繪振興”“愛在鄉村·扶智惠民”系列活動,助力鄉村產業發展。深化與中國農科院、國家環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組建5個科技特派專家團;12個鄉鎮均建立了科技工作站;現有省級科技特派員11人、縣級科技特派員52人,為脫貧群眾持續增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基礎上,盧龍縣注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向連接,開展城鄉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四季行動”,“紅黑榜”機制,有效提升農村環境。整合涉農資金1.5億元,實施農村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等工程,全縣農村“四好公路”建設、“小三園”創建、農村廁所革命等工作效果顯著。全縣12個鄉鎮衛生院、548個村衛生室,全部實現了標準化建設。梯次整合農村中小學,全縣農村幼兒園覆蓋率達到100%。推進全民參保,全縣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率96.8%,養老保險覆蓋率99.5%。豐富農村文化供給,被評為河北省散曲之鄉、河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