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試點城市古都邯鄲,貫穿南北、承東啟西的國道G107、G309改建暨邯鄲市主城區“大外環”建設等省市重點項目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這樣的關切目光下,全線配套20余座橋梁的國道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正在中建路橋人的日夜奮戰下,慢慢將邯鄲主城區擁入懷抱。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作為邯鄲市近年來建設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國省干線改建項目,它必將不辱使命,延伸拓展邯鄲城市“大動脈”,驅動周邊干線公路網通達四方,為邯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能蓄力。
(資料圖)
中建路橋集團施工現場。
1.貫通“大外環” 將邯鄲“擁攬入懷”
放眼望去,雛形已現的G107邯鄲段青蘭互通區尤為壯觀。青蘭高速主跨線橋上跨青蘭高速,向南北延伸,與不遠處的青蘭高速A匝道一號橋、B、C、D、E匝道遙遙相望。不久之后,車流、物流、人流將從這里向四面八方延伸。
2018年1月23日,隨著邯鄲市與中建路橋集團“國道G107邯邢界至北張莊段改建工程PPP項目”合同簽約,中建路橋集團在邯鄲的最大體量項目由此落地,亦拉開了邯鄲“大外環”建設的序幕。
“國道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是中建路橋集團在邯鄲承建的首個PPP項目。其起點位于邯邢交界處,向南新建至永年區東三環,分別利用東三環與洺李公路下穿京港澳高速、石武高鐵,至永年區宋小營村后折向南新建道路,上跨青蘭繞城高速、滏陽河,進入邯鄲市區后,沿規劃的東環線向南建設……”
中建路橋集團第六公司國道G107項目二分部副總工薛江峰一邊說,一邊不由自主地在圖紙上勾勒出邯鄲“大外環”的形狀。在他的筆下,國道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跨永年、經開、邯山等三區,作為邯鄲市主城區“大外環”的重點項目,其與G309改建和省道S104一起,將整個邯鄲城區擁攬入懷。
作為邯鄲市近年來建設標準最高、規模最大的國省干線改建項目,在設計建設過程中,國道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與邯臨路、聯紡路、人民路、國道G309、邯臨快速路和中華大街全部設置互通立交。
“特別是在經開區范莊村與邯鄲市繞城高速東北環增設服務型互通,方便周邊區域企業和群眾便捷上下高速公路。”薛江峰說,作為邯鄲市的惠民工程,它將與G309改建和省道S104一起,肩負起邯鄲市交通分流、經濟發展的重任。
2.融入新技術 為大橋建設保駕護航
國道G107南湖特大橋施工現場,工人們忙著對大橋進行墩頂現澆。李師傅痛飲了一大口水,略帶滿足感地見證著大橋一點一滴的變化。一年多來,李師傅先后參與了青蘭高速跨主線橋、滏陽河大橋等工程節點的建設,雖然累卻收獲頗豐。
“南湖特大橋橋長1367.85米,跨越中華大街和滏陽河,是一座45孔預應力混凝土連續T梁橋。它將實現與中華大街立體互通,確保邯鄲‘大外環’成為一條真正的快速路。”雖然是一名普通工人,李師傅卻對該項目了然于胸。
據薛江峰介紹,南湖特大橋為41米長的大跨度T梁大橋,集樁基施工、墩柱施工、蓋梁施工于一身。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大量采用了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工字形鋼混疊合梁、預應力T梁等新技術的應用讓整個項目融實用、美觀等于一體。”
滏陽河水位比較淺,這給樁基施工帶來了不小的困難。“一旦處理不慎,很容易出現塌孔情況。”中建路橋集團施工技術團隊特別采用8米的長護筒代替2米長的短護筒,穿過含水層段實現灌樁施工,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除了南湖特大橋,國道G107改建項目自北向南配套建設包括南賈葛北泄洪大橋、滏陽河大橋、邯臨公路主線跨線橋、聯紡東路跨線橋、支漳河-人民路大橋,邯臨快速路主線跨線橋等大中小橋梁20余座,與青蘭繞城高速、邯臨公路、聯紡路、人民路東延、國道G309、邯臨快速路等交叉處設置菱形互通,最大限度提高干線公路的通行能力。
在建的邯臨公路主線跨線橋正在進行T梁架設施工,履帶吊車司機張飛師傅忙碌不停。作為一名有著20多年從業經驗的老工人,張師傅的足跡已遍及大江南北。“我是石家莊鹿泉人,以后再來邯鄲,開車走在這條路上,那感覺絕對不一樣……”張師傅滿懷憧憬。
施工現場。
3.重視生態治理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垂柳拂面,鳥鳴蟬啁,河里魚蝦成群……作為邯鄲市目前唯一一條常年有水的天然河流,滏陽河畔風光旖旎。
為了守護美好環境,建設伊始,中建路橋人便秉承著生態治理、綠色發展的理念,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滏陽河周圍的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新邯鄲踐行央企綠色發展的使命。
“南湖特大橋施工環節復雜,我們把它專門列為國道G107改建項目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并制定了詳細完善的措施,保證生態環境不受破壞。”薛江峰說。
中建路橋集團國道G107項目經理部專門成立了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南湖特大橋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制定了科學可行的生態環保施工方案。
據介紹,南湖特大橋施工原計劃在河里打四排樁基礎,通過反反復復現場測試,經與項目公司、設計院和總監辦主要領導協調溝通,邀請專家到場召開評審會,最終確定了在河邊打兩排樁基礎。通過反反復復現場測試,一次次優化設計圖紙,最大限度地保護滏陽河的水質不受施工影響,并在打造綠水相融、生態自然的景觀橋基礎上,全面改造升級施工技術,提升南湖特大橋施工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生態化水平。
這樣精細的施工心思不止于此,作為河北省大氣污染綜合治理4+2城市繞城道路的重點,施工過程中,中建路橋集團國道G107項目經理部全程采用施工揚塵控制技術,所有土方作業采用霧炮車降塵,還特別讓所有運輸車輛繞城市外環而行,在盡量減輕市內污染的同時,減輕城區交通壓力。
堅持每批次原材料進場檢驗,堅持每個施工部位和施工段落試驗檢測……為增強技術人員的質量意識,僅2021年項目部就開展了路基、路面、橋梁、測量、試驗等各類培訓40余次,并通過開展QC活動,全面提高建設過程中安全、質量控制能力,為整個項目筑牢安全質量防線。
精細施工、安全管理,2021年度邯鄲市公路工程“平安工地”建設市級“示范工地”……國道G107改建項目贏得的榮譽沉甸甸,更記錄下了中建路橋人攻堅克難流下的每一滴晶瑩汗水。
4.補齊交通短板 煥發古城活力
道路是城市發展的骨骼和血脈,更是支撐起一座城市發展與前行的力量。
對此,家住唐屯的村民張大哥由衷地認同。“我們村以及周邊的大蒜、蒜薹等農作物主要銷往石家莊及周邊縣區,以前去石家莊,需要通過老107國道穿邯鄲城區,路窄不說,還經常堵。國道G107改建項目建成后,我們就可以通過邯臨路上國道G107,通過青蘭高速直接奔石家莊,省時省力……”不只是唐屯村,國道G107改建項目建成將惠及周邊20多個村莊,為那里的農作物和村民提供一條便捷的通道。
記者了解到,邯鄲市于2016年部分行政區域調整后,包括永年區、肥鄉區在內,城區人口增至360余萬,而僅有一條完整的環城路,不僅導致交通擁堵,也成為城市發展的“梗阻”。待國道G107、G309改建暨邯鄲市主城區“大外環”等項目建成,這樣的情況將徹底得到改觀。
“國道G107邯鄲段改建項目是邯鄲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踐行承諾的‘一號工程’,其建成后,可有效緩解邯鄲市區東部交通壓力,補齊現階段交通發展短板,有力促進邯鄲城鄉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中建路橋集團第六公司國道G107項目工程部經理王紹然說,該項目的建設,也將精準助力“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晉冀魯豫四省交界區域交通樞紐中心建設,為邯鄲經濟、社會發展按下“快進鍵”,讓古城煥發新活力。(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王青峰 通訊員鄭校川 劉寧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