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體育惠民工程巡禮③
【資料圖】
滄州:加速建設舉步可達的體育場地設施
河北日報記者 楊明靜
圖為市民在滄州市百獅園多功能運動場運動。 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攝
7月25日晚,大運河畔的滄州市百獅園內,羽毛球、籃球、乒乓球場地迎來一波又一波健身群眾。人們一邊運動一邊感受徐徐晚風,好不愜意。
“這個健身場地建在運河旁,環境非常好,離我家也很近,特別方便。”百獅園內的運動場地開放之后,39歲的滄州市民于天成幾乎天天來這里健身。
圖為市民在滄州市運河區創文主題公園健身。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攝
滄州市百獅園生態修復區原是大運河沿線的兩個城中村。近兩年,滄州市通過河道清淤、征遷安置、垃圾清理等措施,將這里打造成面積470余畝的生態公園,于今年5月1日正式開放。公園內建有兒童游樂健身區、百獅園全民健身區、多功能運動場地區,包含羽毛球、籃球、乒乓球、多功能運動場地、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場地設施。
據介紹,在體育惠民工程中,滄州市聚焦運河邊、城市中、鄉土里,大力興建體育場地設施,讓體育惠民工程成為群眾滿意的良心工程,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圖為居民在滄州市泰和世家小區內運動。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攝
聚焦“運河邊”,助力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大運河帶項目建設中植入體育元素,沿大運河帶鋪設健身步道,建設體育場地設施,為大運河帶開發建設增亮添彩,全力打造運河體育文化旅游帶。2022年,沿大運河帶鋪設健身步道15公里,建設體育健身設施100余處。
在御河路與浮陽大道交叉口東南角的創文主題公園里,一套新配備的智能健身器材頗受市民青睞。“這是運河區首家創文主題公園,我們在這里增設了十件健身器材,進一步豐富了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滄州市體育局群體科負責人繩靜說。
圖為居民在滄州市泰和世家小區內運動。河北日報記者楊明靜攝
在泰和世家小區,建有足球、籃球、羽毛球場地及健身步道、健身路徑等場地設施。面積大、種類全的健身場地,不僅為本小區居民健身提供了方便,還吸引著周邊小區居民來此健身休閑。
“小區里有了這么齊全的健身場地,孩子也喜歡上了籃球、足球等運動,真是特別受益。”泰和世家小區居民劉瑩,每天早晚都會帶著兒子在小區里運動。
這是滄州市聚焦“城市中”,完善群眾身邊健身設施的生動實踐。滄州市結合城市更新,按照“因地制宜”“一處一策”原則,加速建設群眾身邊舉步可達的體育場地設施,著力解決群眾“去哪兒健身”的難題。今年,在社區、小區、城市公園綠地等地,建設口袋體育公園、社會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等300余處,積極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
滄州市還聚焦“鄉土中”,為鄉村振興貢獻體育力量。在行政村體育設施全覆蓋基礎上,為村民打造更多健身休閑場地,讓農村體育基礎設施更加豐富,農村群眾健身更加便捷。今年以來,在鄉村建設了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場、健身路徑等場地設施600余處。
落實河北省委省政府20項民生工程安排部署,在省“雙創雙服辦”的領導支持下,滄州市體育惠民工程成效顯著。今年以來,滄州市已建設完成健身設施1069處、足球場21片、籃球場43片、健身步道55公里,高標準舉辦冰雪賽事活動743場(次),超額完成了總任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