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近日,從敬業集團獲悉,今年4月初,該集團結合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技術團隊,開展了產品生命周期評價工作,最終評價結果為:各產品的碳足跡均優于行業平均水平數據,顆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噸產品排放均優于中國清潔生產I級水平。
生命周期評價(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種環境管理和分析工具,它是從產品生命周期全過程來量化其資源消耗和環境排放,并評價這些消耗和排放對資源、生態環境及人體健康帶來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全人類低碳意識的不斷提升,鋼鐵作為國際上應用最廣、用量最大的基礎材料,它的生產對環境的影響也日益受到廣泛關注,而生命周期評價則成為一種量化研究鋼鐵產品資源消耗、環境負荷及潛在環境影響的有力工具,對于鋼鐵行業全鏈條減碳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近年來,敬業集團以綠色制造賦能上、下游低碳轉型,在加大自身碳減排的同時,從清潔運輸、資源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應用、綠色產品設計多方面入手建立綠色制造體系,以帶動整個產業鏈上、下游低碳轉型。先后投資45.5億元建設敬業鐵路專用線、鐵路站點卸車堆存及物料轉運項目,年減少130萬輛次重型貨車通行,可減少40萬噸碳排放。
下一步,敬業集團將以此次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為契機,系統梳理現有采購及檢化驗體系,查重補缺,加強對原燃料供應商的綠色低碳評級,倒逼上游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同時,積極探索應用氫冶金、大規模長時儲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前沿降碳技術,不斷降低廠內碳排放,在先進技術、產品升級和綜合利用上做“加法”,在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上做“減法”,提高產品環境收益,降低產品碳足跡,穩中求進,逐步實現“雙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