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育資源 提升科普水平
(相關資料圖)
青少年創新能力培養從興趣開始
8月3日,在唐山市豐南區唐坊鎮孫老莊村活動中心,中醫師在教孩子們學習使用艾灸盒。 新華社發(李秀清攝)
在國家實施“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科普教育與科技素質教育愈發受到學校、家長的關注。河北省在科普方面做了哪些嘗試,中小學生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如何,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升青少年創新能力?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整合教育資源,抓好科學知識傳授
一堆散亂的零件,經過孩子們的巧手搭建和編程創意,搖身一變成了各種新穎實用的小物件。
2019年9月,石化小學開設Python編程和慧編程兩門選修課,為孩子們打開了了解人工智能的一扇窗。
“在這里,我們需要自己提出想法,然后想辦法去實現。遇到問題,自己查資料想辦法解決。看到自己的想法成為現實,我們很有成就感。”該校人工智能社團成員陳一諾說。
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課標技術工程板塊的增加,中小學中掀起了科技熱。
“《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將青少年作為提升科學素質的重點人群。科技素質教育要從娃娃開始抓起。”省科協科普部部長范玉鑫認為,從激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釋放每一個孩子的創造力出發,科技素質教育當然越早越好,“我們提倡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在玩中自然而然提升科技素質。科技課程應幫助孩子打開科技視野,幫助他們建立科學思維方式。”
和任何課程一樣,科技類課程的學習也需要循序漸進。
目前業內比較統一的規劃是,3—6歲孩子以樂高積木搭建為主;一年級到四五年級可以根據孩子興趣和潛力分軟件編程、機器人編程;年級再高一些則可以專注于一些專項、參加比賽等。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中小學面臨著設備缺乏、經驗不足等問題。”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說,一些中學不太重視學生動手實踐,物理、化學、生物的實驗用PPT替代,有的中學連實驗室都沒有。
為此,河北省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發揮在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的資源和優勢,截至目前已有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向社會開放。
“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教學,充分調動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乃至全社會積極性,在各展其長中形成培養合力,是破題的關鍵。”范玉鑫說。
范玉鑫建議,讓中學生到大學進行浸入式體驗,感受高端儀器設備,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對相關的學科會有更真切的感受。
去功利化,培養學生科學興趣
在2019年第28屆中學生生物學競賽中,河北省衡水中學脫穎而出,以11金成績位列全國第一,展現了優秀的科學素養。
據了解,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河北賽區選拔活動,河北省每年參加人數超過10萬,經過初賽選拔,每年有近萬人參加省賽選拔。
此外,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有超過40萬名青少年參加;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從最初的百余人到2021年的1256人,參賽學生人數不斷攀升。
“舉辦、組織參與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其目的就是為一批批熱愛科學、樂于實踐、勇于創新的青少年埋下科技的夢想種子。”省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省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相關負責人看來,培養青少年創新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個困境在于,人們對創新教育的理解有偏差,存在急功近利現象。”該負責人說,一些學校將培養創新人才與科技競賽活動畫等號;部分家長將參與創新人才培養視為“考試加分”“直升名校”的快捷通道,忽略了“求學問道”的初衷。
比賽的目的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平臺,讓孩子學會展示和交流,而非僅僅為了證書。“要去功利化,中小學階段主要應培養孩子的興趣、激發好奇心,給孩子營造熱愛科學的氛圍。”該負責人表示。
以人才為抓手,提升科普水平
這是石家莊市第二十七中學的一堂科普課。
“汽車在風洞試驗中需要關注哪些方面?”“列車高速行駛中,應如何防范橫向吹來的風?”……在石家莊鐵道大學教授、河北省風工程和風能利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寬給學生們上的“從冬奧會防風網到風工程研究”科普課上,同學們時而認真思考,時而興奮不已。隨著一個個防風網背后科學原理的揭示,科研夢想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生根。
科普事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像劉慶寬一樣的學者。近年來,多項調查分析表明,科研人員參與科普的行動力偏弱。河北醫科大學教授孫軼飛為科普工作奮斗多年。“對科研人員來說,科普不僅是分內事,也是職責所在。”孫軼飛說,搞科普需要時間和精力,在現行科研和人才評價體制中,沒有相應的崗位設置,也沒有完善的激勵措施。
如何讓科研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于科普,既保證科技創新發展、又兼顧科技傳播,是亟須解決的難題。
近年來,河北省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今年,首次在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設立科學技術普及類獎項,激發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科普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之外,圍繞將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設立了省級科技計劃科普專項,加大對科普的資金支持。科普專項經費從2017年的500萬元持續增長到2021年的3000萬元。
有精英之師,方可培育更多優秀學子。
“不僅是科研人員,在培養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的過程中,科技輔導員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不但能有效地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的學習興趣,還能引導青少年運用科學知識與科學技術去解決實際問題。”范玉鑫介紹,省科協通過項目培訓和實地操練兩種模式,每年至少對骨干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兩大群體開展一次線上(線下)的科普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旨在盡快創建一支高素質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