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文安縣以“小汛不傷財,大汛不死人,確保群眾安全生產生活”為目標,把各項防范措施做實做細,為京津和雄安新區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入汛以來,文安縣共召開防汛工作動員會、查勘會、推進會、培訓會等各類防汛調度會10余次,印發、轉發關于做好汛期相關工作的各類文件30余個,超前部署全年防汛工作。汛前,文安縣水務局成立了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調整完善了全縣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庫,為汛期工作開展提供組織保障和技術支撐。5月份,落實了河道、蓄滯洪區的縣、鄉兩級防汛行政責任人和村級責任人、預警責任人和轉移責任人,共1182人。同時,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天津市靜海縣、任丘市、霸州市、大城縣等水利部門,建立起上下游水利工程調度信息共享機制。另外,全縣五條行洪河道,26條骨干渠道落實河長433人。目前,縣級河長巡河115人次,鄉鎮級河長巡河1526人次,村級河長巡河19587次。
文安縣精細修訂各類預案,對工程調度、分洪措施、工程巡查防守等工作進行了周密安排。建立水務、氣象、應急等部門的信息共享機制,保障預測預報及時準確。編制完成《文安縣防汛手冊》和《文安縣2022年防汛資料匯編》,并對蓄滯洪區內18個鄉鎮、95726戶居民財產進行了重新登記。
該縣編制了《蓄滯洪區通訊錄》,全面落實蓄滯洪區內災民轉移鎮與鎮、村與村、向導與向導對接以及各村街通訊預警聯絡負責人。遇有重大汛情時,將通過廣播、電視、手機短信、微信等媒介及時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解決基層防汛預警“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對25個星光級4G高清攝像頭、河湖智能監控系統164個監控點位、覆蓋半徑30公里的通訊基站及防汛會商系統進行了檢修、調試,保障了預警通訊需要。
防汛實戰演練是防汛工作重要內容之一,是熟悉各種突發情況應對,鍛煉隊伍的重要手段。6月23日,文安縣水務局舉行了開車排水演練。演練以2021年秋汛為背景,以現有的工程體系為條件,重點演練瀝水調度和開車排水,以檢驗排除瀝澇災害的指揮調度能力,使相關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泵站運用流程,檢驗泵站排水能力,增強了泵站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文安縣堅持防汛和抗旱“兩手抓”,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水情、雨情測報水平、工程安全狀況、下游承受能力等因素,充分利用洪水資源,為抗旱提供水源保障,實現洪水資源化。同時,在及時修補抽水設備的基礎上,合理調配生產生活用水,全力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認真抓好節水抗旱工作,大力發展節水灌溉,積極推廣農業節水工程技術,多措并舉提高農業用水效率,進一步強化抗御旱災的能力。2022年已經引蓄白洋淀水源5000多萬立方米。(記者 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