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張培培 見習記者 劉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半個月了,疼得我下不了床,坐立難安。”8月16日,江蘇省連云港市的朱女士在網絡發視頻反映自己的遭遇。據朱女士講述,順產出院兩天后,她出現低燒、下體疼痛的癥狀,持續十多天未見好轉,到其他醫院檢查,醫生卻從她的體內里取出了兩塊紗布。針對此事,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聯系了涉事醫院,但并未得到正面回復。
坐月子期間竟從體內取出紗布
朱女士告訴記者,7月20日,她在江蘇連云港一家婦產醫院順產下一名男嬰,7月24日順利出院。然而,回家兩天后她下體出現疼痛、惡臭的癥狀,同時伴有低熱。“一開始以為是堵奶,并沒有在意。”朱女士稱,堅持了幾天后,癥狀并沒有減輕。
朱女士稱,因為自己在坐月子期間,就在家附近的診所進行了簡單治療。“診所醫生以為是發炎了。”朱女士說,她打了3天點滴,吃了8天消炎藥后,病情依然沒有好轉。
朱女士表示,疼痛和惡臭讓她無法再繼續忍受。8月10日,她到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做了進一步檢查。醫生從她的體內取出了兩塊紗布。“紗布都黑了,還有惡臭味。”朱女士稱,發生這樣的事情,讓她感到非常難為情。
記者從朱女士提供的連云港市婦幼保健院門診病歷中看到:“陰道口可見紗布,取出陰道內紗布兩塊,紗布有惡臭味,隨后可見少量鮮紅色血液自陰道流出,有異味。”
當事人希望醫院道歉并給予賠償
“我沒有做過其他手術,一定是在這家婦產醫院住院期間留下的。”朱女士稱,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體內有紗布的事兒,而且這家婦產醫院也未向她告知。朱女士說,8月10日取出紗布當天,家屬就到這家婦產醫院討要說法,然而醫院以律師團隊不在為由推脫。“事情已經過去一周了,醫院至今未給出解決方案。”
朱女士表示,術后清點醫療器材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果婦產醫院嚴格落實了這一制度就不可能發生此次事故。她認為,這屬于醫生疏忽大意、工作失職。
朱女士稱,她從網上看到手術紗布、器械等遺留在患者體內的案例并不少,網上也有紗布長期留體內引起死亡的事故,“如果不是及時發現后果將不堪設想,現在想想都很后怕,不知道以后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朱女士說,此次事故不僅給她生理上造成了痛苦,也對她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她希望醫院可以給一個合理的解釋,除了向她道歉外,還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賠償。
醫院發函稱朱女士涉嫌“醫鬧”
朱女士介紹,由于一直等不到醫院的回復,8月16日,她將自己的遭遇錄成了視頻發到了網上。“我只想討個說法,醫院卻說我涉嫌利用網絡平臺‘醫鬧’,給醫院造成名譽損失,還要追究我的法律責任。”朱女士說,8月17日,她收到了這家婦產醫院發給她的《醫療糾紛涉法告知函》。
朱女士提供的《醫療糾紛涉法告知函》中寫道:“婦產醫院已依法告知您解決醫患糾紛的合法途徑,并與您展開協商,您索要20萬賠償款無法律和事實依據,請依法按程序和途徑解決賠償事項……您在抖音上將此事進行網絡傳播,已涉嫌構成‘采取各種途徑,以嚴重妨礙醫療秩序、擴大事態,給醫院造成負面影響形成給醫院施加壓力,并從中牟利的行為’。換句話說,您已涉嫌利用網絡平臺‘醫鬧’,我院將保留證據,依法追究您的法律責任,索賠給醫院造成的名譽損失以及造成的經濟損失,如達到一定的傳播量或造成影響嚴重,我院將依《刑法》有關條款追究您的刑事責任。”
關于20萬元的賠償一事,朱女士解釋說:“那只是醫院不配合協商時,我們說的氣話,我不是非要20萬。”
當地衛健委正在溝通處理此事
8月17日下午,針對此事記者電話聯系了連云港這家婦產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不清楚醫院和朱女士的協商進度,對于醫院處理此次醫療糾紛事件的具體負責部門和負責人電話也同樣不了解。該工作人員表示,會將記者電話采訪一事上報給院方,院方將會通過電話回復記者。截至發稿前,記者并未接到回復電話。
隨后,記者又撥通了連云港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辦公電話,醫政處一名工作人員說:“醫政處負責人王處長對朱女士與這家婦產醫院醫療糾紛一事已有所了解,在8月17日上午也有幾家媒體來電了解情況,王處長正在溝通處理此次醫療糾紛事件。目前他有其他工作事務不在單位,我不清楚當前溝通進度。”當記者索要王處長的電話時,該名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透露王處長的私人聯系方式,但會向王處長說明記者來電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