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是唐山高新區農村糞污處理站8號罐的地上景觀。糞污都運送至此經過循環處理后,儲水池的出水可達到國家二級水標準,可用作園林綠化、農作物澆灌和景觀用水。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處暑過后,秋意漸濃。走進唐山高新區慶北辦事處劉家洼村,一個綠草如茵、瓜果滿架的“小花園”吸引了筆者的目光。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花園地下竟然隱藏著高新區農村糞污處理站。
糞污都運送至此經過循環處理后的水質需要達到國家二級水標準。這是糞污處理站的技術人員正在檢測糞污處理后的水質狀況。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小花園里,嗅不到一絲異味,目之所及,皆是蓊郁。“2019年5月份,高新區投資580萬元,建設了這座占地12畝的農村糞污處理站。”唐山高新區農村工作服務中心鄉村振興辦處長劉海好表示,這個糞污處理站擔負著全區42個行政村和16所農村中小學校的糞污集中處理任務,最大日處理能力達到260噸,可以滿足全區農村需要。
處理后的糞污水經檢測達到國家二級水標準后,將用于城市園林綠化。這是北控環衛公司的工人正在收集處理過的水。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在小花園深處種植了很多農作物,就在這片農作物的地下,正在進行的是糞污處理的好氧池處理工序。這是糞污處理站工人正在修剪茄秧。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在糞污處理站的深處,不僅有露天菜園,還有蔬菜大棚。走上前細瞧,這里的茄子和黃瓜個大色艷,長勢喜人。為何?糞污處理站負責人介紹說,每天收集的糞污通過對接密封平臺,經過糞污處理站內8個地下處理罐,通過厭氧、好氧、固液分離、消毒除臭和一體化處理后,排放的液體無渣、無味、無色且富含有機營養物,可以全部用作園林綠化、花卉栽培、棚菜生產和農作物澆灌,肥力甚佳,實現了變“污”為寶、良性循環。
在小花園深處種植了很多農作物,就在這片農作物的地下,正在進行的是糞污處理的好氧池處理工序。這是糞污處理站的工人正在裝箱剛剛收獲的蔬菜。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唐山高新區農村糞污處理站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引進更多科技手段,推動糞污變成清潔資源,不斷提升當地農村生態環境,擦亮鄉村振興亮麗底色。這是唐山高新區農村糞污處理站外景。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攝
“現在預約糞污清淘可方便了!”高新區宋各村村民劉帥打開“智慧糞污”微信小程序,線上一鍵下單服務后,就可以查看到吸污車位置、運行軌跡和視頻監控。原來,為方便調度使用,高新區開發了“智慧糞污”小程序,方便群眾預約清淘糞污,還在糞污處理站內建設了智能信息監控平臺,對糞污處理系統及液位氣體進行實時監測和質量檢測,工作做得實、做得細,便民服務也做得到位、做得貼心。(文/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呂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