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教育部、農業農村部、中國科協日前印發《關于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提出,經研究生培養單位自愿申請,省級教育、農業農村行政部門和科協聯合推薦,專家咨詢,確定對68個單位的780個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據央視新聞客戶端8月23日報道)
科技小院是指研究生培養單位把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業生產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農業農村生產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著力培養知農、愛農、興農的農業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長期以來,國內一些高校在農業研究生的培養上,存在“重理論教育,輕能力培養”的現象。由此常常導致實踐培養環節薄弱,培養出的研究生對“三農”認識程度較低、知識面較窄、解決實際生產問題的能力較為欠缺。
農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是攻讀農業研究生,還是平時從事農業研究工作,只有了解農業現狀、探究農村實情、傾聽農民心聲,才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農業生產一線,滿足廣大農民的迫切需求。推廣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模式,正是在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
廣闊的田野是授業課堂,也是干事創業的舞臺。建立科技小院,可以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田野,實際了解農業生產過程,切實感受農民所思所盼,從農民需求出發開展科學研究,并鍛煉扎實肯干、吃苦耐勞等品質。數據顯示,2009年至2020年間,科技小院累計服務貧困村近600個、貧困戶4.85萬戶、貧困人口17余萬人,探索了有益經驗。10多年來,先后有800余名校內外導師和1500多名研究生參與到科技小院的建設和運行中,累計線下培訓農民20余萬人。科技小院的研究生是田野課堂的學習者、受益者,也是鄉村振興的服務者、貢獻者。一批批“農博士”“農碩士”奔波在田間地頭,下沉到生產一線,給廣大農民送去科學種田的技術,打通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了強大助力。
科技小院雖小,卻孕育著廣袤鄉村美好的未來。期待各地涌現更多科技小院,播撒科技“火種”,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專業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綻放奪目光彩。(賈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