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日前,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扎實穩定全省經濟運行的一攬子措施及配套政策,《關于扶持企業上市的十一條政策措施》是配套政策之一。政策出臺以來,有關部門主動服務、精準服務,確保惠企政策應享盡享。“政府部門的精準服務,我們切實感受到了。”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田暢說,工作人員“點對點”專項指導,讓企業有了上市政策“明白卡”,企業上市的動力更強了。(據《河北日報》9月19日報道)
對市場主體而言,上市門檻高、周期長、環節多、成本高。這個艱苦的過程,曾令許多企業望而卻步。以往一些地方出臺的扶持政策,通常側重對結果進行獎勵,而忽略了企業上市最需要的過程幫扶。通過對企業“點對點”指導,清除上市過程中的種種“攔路虎”,這樣的精準服務更有助于增強企業上市的動力和信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發展的“強磁場”,是一個地方的“金名片”。當下,各地都在努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營商環境。然而,為什么有的地方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舉措不少,但實施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市場主體痛點依舊?為什么明明服務市場主體的政策是好政策,卻不能讓企業“一見傾心”?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出臺的政策“大水漫灌”,無法滿足不同市場主體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無法真正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
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我省各類市場主體達780.4萬戶。企業所在行業性質不同、發展程度各異,訴求也千差萬別,幫扶政策也應當因企而異。比如,“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投入大、風險高,存在流動性資金不足的隱憂,急盼金融活水;一些正在轉型升級的企業,有可能在人才培養、人才儲備等方面有所欠缺,亟待打通人才培養梗阻……能不能讓政策暖風吹進企業心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不能對企業的問題和需求“精準畫像”。
服務市場主體,精準才能更高效。對企業需求“心中有數”,服務才能落到點子上。一些政策措施之所以讓企業感到暖心,與精準貼心的服務分不開。比如,同福集團總部回遷需要辦公場所,石家莊市只用兩天時間就騰空3萬多平方米的辦公區。再比如,得知河北同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有上市意愿后,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第一時間組織聯系交易所專家,對企業比較關注的上市問題進行指導。正是在精準施策、精細服務上下功夫,用“精準滴灌”替代“大水漫灌”,市場主體才會更有獲得感。
“服務企業就像撓癢,要找到癢處”——有人將為企業精準服務形象地比喻為撓癢,“一定要找到最癢的那個地方”。項項有針對、招招紓痛點,切實幫助企業降成本、增活力,充分釋放政策惠企效能,好政策就一定能產生好效果,營商環境“磁吸力”就會不斷增強。(賈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