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永晨 通訊員張志娟)“近年來,公司通過短板裝備關鍵技術突破以及智能制造技術運用,成功實施了電池技術從P型到N型的戰略轉型,掌握并形成可對外復制的‘N型高效電池+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可以有效推動光伏制造行業、光伏上下游產業鏈的產品升級及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與調整,也產生了積極的示范效應與輻射帶動作用。”在河北邢臺市首屆民營企業創業創新、轉型升級“雙十佳”案例評選活動路演現場,一位參賽選手用簡潔的語言,對公司案例的推廣示范作用進行了闡述。
評選活動路演現場。
評選活動路演現場。
為總結推廣民營企業先進經驗,推動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從今年4月份開始,邢臺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啟動了民營企業創業創新、轉型升級“雙十佳”案例評選活動。期間,共有143家企業參與評選。為保證評選活動的專業性和公平性,組織方與邢臺學院專家教授,市發改、工信、科技等部門相關人員多次商討確定了評選標準,并先后兩次召開專題評審會,篩選出31個典型案例入圍路演環節。
在路演現場,企業代表圍繞入選案例的具體做法、經濟社會效益、未來發展趨勢及推廣示范效應等方面展開介紹,評委現場打分排名。最終,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邢臺勞特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無界創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獲評邢臺市首屆民營企業創業創新、轉型升級“雙十佳”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