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10月14日訊(記者劉杰)無償獻血、城市救助、慈善義賣……10月14日,來自河北省廊坊市的韓洪杰又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第62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自己能拯救一條生命,挺好!”說這句話時,韓洪杰正躺在醫用床上捐獻造血干細胞,一旁的采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一點一滴地匯聚成一袋淡紅色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河北省第621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韓洪杰。 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相關資料圖)
“留個樣就是留下一線希望!”
韓洪杰,35歲,在廊坊市經營著一家藥房。談及此次的捐“髓”緣由,韓洪杰說,在2019年“雷鋒日”獻血時,留樣入庫的。
“當時工作人員講解造血干細胞的知識和捐獻流程。知道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沒有什么影響,并且能夠挽救一條生命和一個家庭,就決定留樣,加入中華骨髓庫。”韓洪杰回憶說,“留個樣就是留下一線希望!”
今年8月底,韓洪杰接到了河北省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沒有任何猶豫,韓洪杰當下答應捐獻。做下的這個決定,他沒有告訴任何家人。隨之而來的,是高分辨檢測和體檢。對于這些,他不得不告訴了妻子。原本以為只是“獻血”,韓洪杰的妻子通過上網查閱資料,才了解捐“髓”能“救命”。這位善良的妻子為支持丈夫的善舉,一直提醒他加強鍛煉、規律作息,要給受捐者“最好”的造血干細胞。
韓洪杰正在捐獻造血干細胞。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14日上午7點30分,韓洪杰躺在醫用床上,開始了此次捐“髓”。上午11時50分結束,四個多小時共采集22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韓洪杰也成為河北省第621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也是中華骨髓庫第14101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實現“救死扶傷”崇高信念
“在求醫的路上走了許多的彎路,不知晴天何時到來。直到醫生通知我們說,庫里找到了和我家孩子全相合的供者。才讓我們一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是您的偉大付出給我們帶來了希望!”這是一位血液病患者的家屬,通過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轉交給非親緣造血干細胞捐獻者韓洪杰的書信內容。
畢業于廊坊衛生職業學院。雖未能直接從事醫療工作,但上學時“救死扶傷”的崇高信念,一直深深印刻在韓洪杰的心中。開藥房,算是他謀生活與謀信仰的一個平衡點。
2017年,通過朋友的介紹,一直關注公益的韓洪杰,加入了廊坊市9958應急救援隊。無償獻血、城市救援、慈善義賣……在諸多的公益活動中,都能看到韓洪杰的身影。
對于此次石家莊之行,救援隊的成員們都在微信群里,為韓洪杰送去祝福。而他將此視為對自己的信念的一個交代——一個“救死扶傷”的信念的實現。
韓洪杰與廊坊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河北省紅十字會三獻工作事務中心供圖
“從10月9日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打了四天動員劑……4個多小時造血干細胞的捐獻工作,已圓滿成功!希望患兒移植后早日康復,健康快樂地學習生活,長大后奉獻自己的愛心,回饋社會及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愿我們的明天會更好!”韓洪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