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
對于北方人來說
(資料圖片)
柿子是秋天再尋常不過的水果
大街小巷的水果攤
都可以買得到
史麗娜 攝
但對于久居都市的人們來說
柿子熟了
是屬于家鄉的記憶
是縈繞于心頭的鄉愁
劉樂 攝
河北的太行山區盛產柿子
尤以磨盤柿品質最優
每年深秋
漫山遍野的柿子
為荒涼的秋日深山增添了些許詩意
張勛 攝
霜降過后
村子里、田野間、深山中
柿子樹的葉子悄然落下
只剩柿子
像一只只火紅的燈籠似的
密密地掛在枝頭
趙睿杰 攝
一樹火紅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能長成這般風景
張勛 攝
保定·滿城柿子溝
在保定市滿城區,有一個以柿子命名的地方——柿子溝。
這是一條被群山環繞,且長滿柿樹的山溝。
在這條山溝里生長著約16萬棵柿子樹,因此得名“柿子溝”。
一到秋天,這里便成了柿子的世界。
滿樹火紅的果實,任誰看到都想去摘拾幾個。
張勛 攝
在這里,摘柿子有個有趣的名字——捅紅兒。
“紅兒”是柿子溝人對軟柿子的俗稱,等柿子成熟時,
用桿子把它們從高高的樹上“捅”下來,采摘專屬于這個季節的甜蜜。
為了防止柿子摔爛,樹下會有人用布兜接住它們。
剛采摘下來的柿子,帶著大自然的清潤氣息,軟糯、清甜,是小朋友們的最愛。
張勛 攝
石家莊·井陘柿莊村
曬秋,是一道有溫度的風景,它曬的是收獲,曬出的是幸福。
太行山區盛產柿子,曬柿子是這里的傳統。
每到柿子成熟時,位于井陘縣的柿莊村便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這個群山圍繞的小山村是遠近聞名的柿子之鄉。
待柿子收獲,大山里的人們開始制作一道專屬于秋天的美味——柿餅。
沈建林 攝
陽光充足的日子里,他們會把柿子擺放在用石磚搭好的架子上。
柿子平鋪在架子上的草席上,從天空中俯瞰,猶如一條條金黃色的長龍,十分壯觀。
沈建林 攝
曬柿子是個技術活。
首先,要挑選未完全成熟的柿子,趁硬削皮。
晾曬時,要選擇適宜的溫度,還要保持通風,靠自然雕琢。
柿子水分曬干后,需要放在干凈的容器里密封儲存一兩天,再取出來攤晾,讓它“出霜”。
日升月落,風霜浸染,柿子完成了它的終極進化——柿餅。
邯鄲·涉縣
在邯鄲市涉縣,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軟柿子抹窩子,賽個火鍋子。
這里是河北省柿子的主要產區之一,有著悠久的柿子種植歷史。
到了深秋,這里的人們也在為柿子的收獲而忙碌著。
不同于柿樁村的“曬秋長龍”,涉縣的曬秋場面更具有生活氣息。
郭賢芳 攝
家家戶戶會把柿子曬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或是搭起一排排晾曬柿子的木架。
那懸掛晾曬起來的柿子,如同一面橘色的彩墻,格外壯觀。
涉縣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供圖
秋天收獲柿子,柿餅上桌時已經入冬。
一顆流心的柿餅,有著冰淇淋和果凍一般的美妙口感,軟糯香甜,仿佛吃到了整個冬天的美意。
也許是等待的時間太長,才會覺柿餅如此甜蜜。
編輯 | 李素紅
設計 | 李素紅
審核 | 睢澤昆
河北旅游雜志 部分圖片由景區提供
關鍵詞: 秋去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