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大學生活中,社團始終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在這里,會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欣喜,會因共同成長經歷而記憶深刻。那么,對大一新生而言,如何選擇興趣社團?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大學生興趣社團一定要參加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亮出社團“招牌”,拿出看家本領吸引新人加入……每年秋季學期伊始,是高校各個學生興趣社團最為活躍的時間段。各社團開學納新,被形象地稱為“百團大戰”。
“學校社團是基于興趣愛好或者想要學習某一方面知識而自發組織起來的群體。”河北工業大學學生會秘書長、學生社團管理中心主任秦浩介紹,大學社團能打破學院班級這一層的限制,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參加活動中鍛煉自己的溝通、處事能力,培養團隊意識和專業素養。
然而,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有的大一新生并沒有選擇加入興趣社團,部分同學在整個大學期間從未參加過學生社團活動。
對于不愿加入學生社團的原因,秦浩分析,學生的顧慮有一方面是,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沖突問題,擔心加入社團后,安排的集體活動時間會和專業學習有沖突,無法兼顧。另一方面,可能存在一些畏難退縮情緒,雖然對某項活動感興趣,但剛接觸沒有信心和能力去做好,比如一些舞蹈類和樂器類的社團,需要一定基礎,參與過程中收獲感會更強。
此外,一些大學生認為,社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給自己帶來的收獲比較小,希望通過網絡學習、社會實踐等其他形式,更自由地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加不加入社團只是一個大學生活的附加題,不是必答題。”秦浩有著十幾年的學生管理經驗,與學生長期近距離接觸中,他認為,大學生活不是一定要有社團活動的加持才精彩,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把大學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和精彩才是最重要的。
參加社團廣撒網不如少而精
對于想參加興趣社團的學生,面對眾多的社團,如何做好這道選擇題?
以河北工業大學為例,目前有學生興趣社團98個,主要包括學術科技類、文化藝術類、體育素質類、理想信念類和實踐服務類五類。其中,文化藝術類和體育素質類的社團趣味性高一些,學術科技類的社團實用性更強一些。
“有的同學希望自己的大學生活比別人更豐富、充實,便盲目報名參加各種社團。”秦浩建議,學生加入社團數量1-2個為宜,“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報名參加的社團越多,可能在實踐中收獲越小。”
秦浩介紹,大部分社團每個星期都會開展一次活動,參加社團過多,會讓自己非常忙碌,自由支配時間減少,學習和生活也會很疲憊。
學生在參加社團之前,要清楚自己加入社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廣撒網不如少而精。此外,秦浩提醒,“一旦加入社團,就不要半途而廢,技能和收獲是會隨時間投入而提升的。”
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2020級學生馬紫菲加入驀然文學社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最初因為熱愛文學、喜歡閱讀,希望能尋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加入了社團。”
如今已經成為驀然文學社負責人的馬紫菲告訴記者,這兩年,學習之余,她和社員們一起寫詩、作曲、詩文互答,并通過與學校國學、音樂、烹飪等其他社團聯動,開展傳統文化沉浸式體驗活動,把詩詞、書法、茶道等傳統文化搬到學生身邊,“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文學素養,還鍛煉了活動組織能力。”
“這才是參加社團的最好方式。”秦浩建議,大學新生選擇社團要以“興趣為主,實用為輔,趣用結合,保有收獲”,把有意義的事兒做得有意思。(河北日報記者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