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保定法院創新推行“四大”執行公開
讓群眾隨時隨地掌握案件執行進程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原潞潞)“真沒有想到,法院執行干警為了我這個不到1萬元執行款的案子,忙活了這么多次,真是太不容易了。在這里我要給保定法院執行法官為維護群眾勝訴權益、維護司法權威的辛勤付出,點個大大的贊!”這是保定市執行申請人李某多次通過手機直播全過程感受到法院執行工作后,主動通過12368訴訟服務熱線給其案件執行法官打來電話,表達謝意。
李某提到的執行直播,是保定市兩級法院為進一步規范執行行為,保障當事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推動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更加成熟健全,創新推出的“執行卷宗公開、執行日志公開、執行現場公開、執行規范公開”四大執行公開工作。
2022年以來,保定法院深入開展“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工作, 將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融入到執行工作中,專題對人民群眾對法院執行工作進行了廣泛調研,發現群眾對法院執行工作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聯系不到執行法官,不了解案件進展,認為執行法官怠于或延遲采取執行措施,執行工作透明度不高等方面。
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相關規定,探索創新了“四大”執行公開工作,同時制定了《關于執行案件公開的可行性報告》和《執行公開工作實施方案》,并于10月25日確定轄區6家法院進行試點,對在辦的執行實施類案件向申請執行人公開,截至11月3日共計公開案件435件,申請執行人對法院執行工作和執行干警的辛勤付出有了更直接的體驗和更深層次的理解,對被執行人起到了有效震懾并促使其自動履行的效果。
在試點運行中,保定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文化水平、年齡階段和職業特點不同,向申請執行人提供了多種公開執行渠道。首先由主辦法官與申請執行人溝通確定執行公開的方式,再由執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對公開內容再次審核后統一對申請執行人公開。申請執行人可以通過常用的個人社交賬號,隨時掌握本人案件卷宗、執行進度、執行現場等信息,可對案件的進度有更及時、細致、深入的了解,最大程度消除申請執行人對法院執行工作的誤解,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收到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