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重量是鋼的五分之一,強度卻是鋼的5-10倍——這種新型材料叫“碳纖維”,材料領域皇冠上的明珠。
11月4日上午,廊坊高新區鳳翔路西側,去年底新掛牌的長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盛科技”)面貌一新。聚丙烯腈原料通過聚合反應形成聚合液,之后再通過紡絲、碳化,成卷的黑色碳絲“走”下生產線……車間里滿負荷生產,貨品“供不應求”。
在長盛科技碳化車間,工人在收絲卷裝環節進行操作。(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攝)
【資料圖】
11年前,大多數人還不知“碳纖維”為何物時,總投資50億元的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碳纖維項目入駐廊坊高新區,建設1條5000噸原絲和1條1700噸碳絲生產線,并于2016年8月投產。
憑借國內知名的專家技術團隊和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碳纖維原絲、碳絲等制品的尖端工藝,中安信曾被認定為“廊坊市企業技術中心”“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享譽業內。
在長盛科技碳化車間,工人在原絲放絲環節進行操作。(河北日報記者 解麗達 攝)
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中安信因陷入債務危機破產重整。2021年,中安信公司以土地、廠房、設備、技術、人員等資產投資設立新公司——長盛科技,主營業務為碳纖維原絲、碳纖維、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發等。北京藍天盛源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星電東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投資人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取得長盛公司55%的股權,成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
工人在長盛科技紡絲車間進行操作。(河北日報記者解麗達攝)
鳳凰涅槃,王者歸來。自2021年復產以來,長盛科技累計實現營業收入約2億元,繳納稅款1280萬元,產品平均良品率為98.2%。這些碳纖維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制造壓力容器、體育用品以及其他高端領域部件。
“目前,我們可穩定量產T800—T1000及M系列等碳纖維高端產品,T1100產品實現了技術突破,打破多年來的國際壟斷,實現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位列中國高性能碳纖維單線產能第一方陣。”公司總經理林玲介紹,他們的目標是建設萬噸生產線,并進一步延展產業鏈,做國際一流的高性能碳纖維綜合服務商。
4日上午,長盛科技碳化車間里,一卷卷單體約4公斤重、2000多米長的“55T”碳絲自動打包裝箱碼垛,正待發貨。“這是我們新研制的產品,用于制作剛性強的氫氣瓶。這款碳絲的規格為‘24K’,即一束絲里含有24000根單絲,每根單絲比頭發絲還要細很多。”公司副總經理常平介紹。
人才是第一資源。包括常平在內的幾位技術骨干,在中安信破產期間,近兩年沒有拿工資卻依然堅守。“我們對碳纖維的發展前景始終有信心,我們在國內的技術基礎、裝備的精良程度、生產的控制管理能力在國內都屈指可數,復產后許多老客戶都回流了!”常平說,公司停產期間,他們利用這段間隙整修設備、改進技術,復產后生產效率一路攀升,業績大大提升。
創新是第一動力。“過去,全球的碳纖維供給主要壟斷在日美德等發達國家企業手里。長盛科技結合我國碳纖維的科研成果和生產經驗,組織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自主研發了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的工藝包。目前,公司已申請專利44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16項。”林玲介紹,今年,他們將在不斷優化現有生產環節的基礎上,擴大單線產能、突破現有技術、引進高端人才,樹立起高性能碳纖維國產化的行業標桿。
關鍵詞: 科技有限公司